惜福

珍惜每一位與我們有緣的顧客

未來之寶

孩子是我們最珍貴的未來之寶

專業

在專業上我們持續不斷的精進

和樂

努力照顧讓大家享有和樂的生活

照護

為您與家人的健康我們全力以赴

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騎腳踏車勝健走?血液循環好2倍,降血糖防動脈硬化

片來源:早安健康(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騎腳踏車不但輕鬆愉悅,還能享受美好風景,甚至是骨科醫師最推薦的中老年人運動之一。日本專業醫師更認為,騎腳踏車除了雙腳,同時還會運用到背部、臀部、手部等多處肌肉,能提高心肺功能、幫助血管恢復年輕,還可能有預防改善動脈硬化、糖尿病、高血壓,以及防跌倒等好處!

腳踏車是有氧運動,助血管回春、防跌倒、預防動脈硬化
根據日本NHK電視台節目介紹,運動會消耗醣類,有助預防高血糖、減少糖分對血管的破壞;再加上有氧運動能增加血中的一氧化氮,能幫助放鬆血管,使血管恢復年輕。

而想要做有氧運動,騎腳踏車是最簡單的方法之一,雖然健走和騎腳踏車每分鐘消耗的卡路里幾乎相同,但是騎腳踏車不容易累,更容易長時間進行,還有更好的促進血流效果。日本女子體育大學加賀谷研究室曾進行一項實驗,發現騎腳踏車提升血液流動的效果是健走的2倍以上,還能幫助鍛鍊髂腰肌,有防止跌倒的效果。最重要的是,騎腳踏車輕鬆愉悅、容易長期進行,而想要保持運動習慣,最重要的就是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才更能持續進行。

日本醫師會認證健康運動醫師梶山泰男也認為,自行車運動比起慢跑、健走更能減輕膝蓋的負擔,而且同樣具備良好的運動效果,堪稱是中高齡者運動首選。而且很多人以為騎腳踏車單純是下半身運動,其實騎腳踏車必須同時用到背、臀、手部多處肌肉,有助於促進代謝、消耗熱量、提高心肺功能,因此可能有助預防改善糖尿病、高血壓、代謝症候群、動脈硬化等疾病。

彰化秀傳醫院足踝中心主任朱家宏也曾在文章中指出,騎腳踏車是骨科醫師最推薦的老人運動,不過中老年人騎腳踏車前最好先鍛鍊大腿肌、背肌、上臂、肩膀等肌群,以免發生跌倒危險。也務必在騎乘前透過拉筋、暖身來降低運動傷害,還要隨時注意水分補充,騎乘時更不可搶快,也最好結伴同行,以免有突發狀況無人照料。

每周騎腳踏車160分鐘,幫助血管恢復年輕

做法
40幾歲族群每周合計騎160分。
50幾歲族群每周合計騎150分。 
※依此類推,每增加10歲就減少10分鐘。
※每次最少騎10分鐘,每周累計時間達標即可。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國際非洲豬瘟大流行 豬肉還能吃嗎?

片來源:康健雜誌/Shutterstock(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8月,中國傳出第一起非洲豬瘟案例,隨及如旋風般橫掃了整個中國,根據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驗局的統計,截至11月19日為止,中國已經有75個通報病例,每個省都有疫情。到底非洲豬瘟是什麼?我們該注意哪些事情?

Q1. 非洲豬瘟是什麼?
1921年,非洲肯亞發現第一起非洲豬瘟案例,從野豬傳到家豬,起初只侷限非洲地區,1957年在葡萄牙出現第一個歐洲病例,就此擴展到歐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如2007年喬治亞(Georgia)。在今年9月,比利時也傳出疫情。

2017年俄羅斯東部城市伊爾庫茨克爆發疫情,有專家推測,中國疫情爆發可能是從該地進口豬肉所引起的。

非洲豬瘟是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傳染疾病,野豬、家豬都會傳染。發病豬隻,病徵為發高熱、皮膚呈現紫斑點,嘔吐、全身內臟出血最後死亡。畜產專家廖震元指出,非洲豬瘟病毒基因結構龐大且有逃避免疫系統攻擊的能力,所以目前全世界還無法研發疫苗,也缺乏有效的治療方式,對豬隻是高度致死的疾病。

Q2. 台灣是疫區嗎?
台灣目前不是疫區,但中國大陸、非洲、歐洲國家如比利時、盧森堡、匈牙利、羅馬尼亞都有疫情。

Q3. 非洲豬瘟是如何傳染的?
非洲豬瘟病毒是透過接觸傳染可經由廚餘、節肢動物(如蝨蟲、蜱)、動物分泌物或排泄物、車輛及人員夾帶等途徑傳播,廖震元指出,若沾附在人類鼻黏膜,可存活一周以上,就有可能傳給豬,且人如果吃了病死豬肉,人體就會帶有病毒,排泄物中也可能具有傳染力,因此建議到疫區旅遊或經商,盡量不要食用豬肉,以免擴大疫情。

Q4. 非洲豬瘟為何這麼難以處理?
非洲豬瘟雖然和一般豬瘟一樣都是病毒引起的,但一般豬瘟為RNA病毒,高溫或和空氣接觸就可以殺滅;但非洲豬瘟為DNA病毒,生存力強、不容易被破壞。

根據農委會的資料顯示,非洲豬瘟病毒在冷凍豬肉中可存活3年、冷藏豬肉100天,豬舍30日、糞便11日,廖震元表示,即使在醃製豬肉品,病毒都可能會存活,只有高溫才能殺死。

Q5. 如果吃到病豬豬肉,人體會產生症狀嗎?
不會。廖震元表示,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通疾病,病豬肉對人體沒有任何影響。即便目前研究認為不會傷害人體,但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建議,還是應該煮熟後再吃,而且應以超過攝氏70度的高溫烹調2分鐘以上。

Q6. 中國豬肉會輸進台灣嗎?
不會。防檢局表示,台灣目前沒有開放進口非洲豬瘟及口蹄疫疫區的豬肉(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而國產豬肉都經過嚴格把關、檢疫,安全無虞,可以放心吃。

日前日本也傳出豬瘟疫情,防檢局指出我國每年從日本進口約40公噸豬肉,然日本發生之豬瘟跟非洲豬瘟病毒不同,有疫苗可預防,但為了不讓國內養豬戶暴露於風險之下,決定暫停自日本輸入豬肉及相關產品。

Q7. 該如何避免台灣成為疫區?
雖然不會從疫區輸入豬肉,但很怕走私。因此除了政府在邊境海關強力取締非法肉品之外,一般民眾也不應為一己之私或口腹之慾帶進、網購或寄送國外肉品回國,如果到中國參觀豬舍或到當地肉販市場,回國時應到機場的動植物檢疫櫃檯進行消毒,並自主隔離或避免到豬舍。

如果私自挾帶中國之肉品,如肉鬆、香腸、生鮮豬肉、臘肉等等,會被罰款台幣3000至1萬5千,並研議修法提高罰則至30萬元;如果違規輸入、網購或走私,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300萬元以下罰金。截至11月18日為止,防檢局已經裁罰209件。

養豬戶則是徹底實施進出防疫管制與消毒,使用廚餘的養豬戶要高溫蒸煮廚餘,並防止生廚餘交叉污染。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 康健雜誌 / 陳蔚承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以上皆為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每天練習做一件小事!讓身體動動 找回專注力

片來源:康健雜誌(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斷捨離」除了日常物品,身心靈也都該好好去除一些壞習慣。每天都讓自己做一件小事,持續地有毅力地做完,是一種找回專注和自信的好方法。

●用1分鐘繃緊—放鬆全身肌肉
先試著想像你全身的肌肉從上到下慢慢放鬆,然後再由下往上用力,反覆進行緊繃—放鬆的動作,有助減緩交感神經的作用,促進副交感神經活絡;短短1分鐘,對肌肉緊繃、情緒緊張、擔憂、心情不好都有很大的幫助。

●洗車,運動兼療癒
「不只車子髒,當心情很煩躁時,我就會把車開到山上清洗,靜下來跟自己相處,一洗超過5小時,」演員莊凱勛說,洗車對他而言就像一種儀式,不僅能洗掉生活上的不順,也是重整自我的途徑。

●雙手往外旋,鬆開身心的「結」
楊定一博士致力推廣螺旋舞,是以人體中脈為軸心,用身體畫一個橫的∞字,一一鬆開緊繃的肌肉、關節,凍結的筋膜;或者,只要簡單將雙手往外旋,就能感受身心舒暢。

●想放空,跑步吧!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說:「老實說,在跑步時思考過什麼,我壓根兒想不起來。我幾乎從不曾思考正經的事情。我跑步,只是跑著。原則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許是為了獲得空白而跑步。」

●簡單伸展,釋放肩頸壓力
這招很適合容易肩頸頂叩叩的上班族:身體離牆半步的距離,雙手打開,手肘彎曲,高舉於身體兩側(如果不舒服,手心朝前置於身體兩側即可),收下巴,手肘、手腕、頭、肩膀、上背貼穩牆上,僅下半身遠離牆壁。

片來源:康健雜誌(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吸氣時儘量將腰部和背部平貼牆壁,前方胸肋向後向下收,吐氣時放鬆,反覆來回。手伸得愈高,強度愈強。

這個動作有助放鬆肩頸、脊椎,伸展胸大肌、訓練後背肩胛肌群,能啟動核心肌群,釋放脊椎和肩頸壓力。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 康健雜誌 (以上皆為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你的保鮮盒洗對了嗎?當心黴菌孢子造成呼吸道疾病!

片來源:食力food NEXT(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邱家琪指出,保鮮盒蓋子的膠條容易藏污納垢,民眾必須將膠條拆卸、仔細清潔,防止黴菌孳生、釋出具致病性的黴菌孢子。


帶著便當盒上班、上學也是你的生活日常嗎?辛苦了一個早上,終於可以吃頓午飯,稍作休息。從微波爐中拿出加熱好的保鮮盒,掀開蓋子要大快朵頤時,卻沒意識到蓋子下的膠條滿是污垢,背後暗藏的危機是可能致病的「黴菌孢子」!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邱家琪指出,保鮮盒蓋子的膠條容易藏污納垢,民眾必須將膠條拆卸、仔細清潔,以防黴菌孳生、釋出具致病性的黴菌孢子。

黴菌孢子深藏盒蓋膠條 老幼體弱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方便儲存又環保可重複使用的保鮮盒是民眾日常生活的必備用具,但並非所有人都懂得妥善使用,尤其是蓋子裡面的膠條,可能從不會取出來清洗。香港理工大學食物安全及科技研究中心進行保鮮盒蓋子菌種實驗,觀察蓋子下的膠條會出現什麼樣的微生物,發現致病性的黴菌孢子已隱身其中。

邱家琪表示,本次實驗中同時觀察3個同款的保鮮盒樣本,其中1個膠條樣本外觀上較為乾淨,另外2個膠條樣本則有明顯的黑色污跡;研究人員先拆除3個保鮮盒的蓋子膠條,再用無菌棉花棒擦拭膠條的表面取得微生物樣本,接著將同一根棉花棒分別畫在4種不同的培養基上,這4種培養基各自適合細菌、黴菌、酵母菌以及抗藥性細菌的生長。假設適合酵母菌生長的培養基長出酵母菌,代表這個膠條樣品中存在酵母菌。

實驗結果顯示,3個樣本中都沒有出現抗藥性細菌,相對潔淨的樣本上多半存在酵母菌,以及少部份的黴菌,但菌種的種類不至於產生食安風險;其餘2個有污垢的樣本則呈現相對多樣化的微生物面貌,不但發現酵母菌、各種不同類型的細菌和黴菌,甚至其中有些黴菌更會釋放孢子!

「當蓋子與膠條之間的夾層中存在水份,容易使各種菌類孳生」,邱家琪更進一步解釋,「在自然環境中本就存有黴菌,正常人接觸到亦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對免疫系統較弱的老人和小孩來說,這些產生孢子的黴菌可能會造成上呼吸道系統的疾病,令人感到很癢不適,或引起過敏反應。孢子進入幼兒體內,亦有可能導致腹瀉。」

膠條要拆卸清洗風乾 微波加熱注意保鮮盒材質
黴菌孢子會威脅到家中老幼的健康,這是否意味著我們要把保鮮盒統統丟掉?當然不是!邱家琪指出,民眾在清洗保鮮盒時,盡量不要使用菜瓜布或是鋼刷的材質,因為這樣的刷具容易把盒身刮花,讓細菌容易躲藏在刮痕裡繁殖;更重要的是,務必利用迴紋針等小工具拆卸蓋子膠條,以稀釋過的小蘇打水、漂白水或清潔劑,配合牙刷清潔膠條本身,以及蓋子與膠條之間的夾層,最後用清水沖洗乾淨,經風乾後方可重新裝嵌,便能杜絕黴菌孢子。

邱家琪還分享了1個使用保鮮盒的小撇步:「把食物放進保鮮盒後,先用保鮮膜密封盒身,然後蓋好蓋子,這樣就能避免食物的汁水沾污膠條。」此外,許多人都會將裝滿飯菜的保鮮盒放入微波爐加熱,邱家琪提醒民眾,必須留意保鮮盒的材質是否耐熱,耐熱玻璃、陶瓷應無問題,塑膠、金屬本來就不能微波加熱。她補充,就算是聚丙烯(PP)材質的保鮮盒,一般最高耐熱溫度大概為120°C,微波加熱的時間也不能太久,以家用微波爐的功率計算,一般建議微波不要超過3分鐘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食力food NEXT
   採訪.撰文=嚴永龍;審稿編輯:林玉婷  (以上皆為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秋冬天冷,運動暖身怎麼做?

天氣越來越來冷,運動暖身也越來越重要喔!今天Mary就要教大家幾個暖身的方法~

片來源:健談(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毛毛蟲式:雙腳打直,身體前彎,雙手碰觸地板後,慢慢往前爬到極限保持3~5秒,腳再慢慢前進。

蠍子式:平趴著,雙手水平打開不動,左腿往右擺後,右腿再左擺,臀部夾緊,膝蓋彎曲。

眼鏡蛇式:平趴在瑜珈球上,雙手張開各拿一個輕啞鈴平舉,停留約2~3秒。

青蛙式:由伏地挺身的動作,模仿青蛙跳,雙腳跳到雙手外側,再跳回來。

驢子式:趴著膝蓋著地,背打直,腳後踢時,盡量上抬,向前踢時,膝蓋盡量靠近胸口。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 健談;專家諮詢:長庚骨科 高逢駿醫師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腹瀉正確處理】拉肚子怎麼辦?腹瀉正確處理方式報您知!

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愈冷愈痛 秋冬5大症頭你中了嗎?

透過溫和熱敷、水療及正確運動等方式,有助於度過季節轉換的階段。
片來源:健康醫療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您的身體也是氣象台嗎? 研究顯示,關節或慢性疼痛的病患,大約三分之二的人會在氣候變化時症狀加劇。至於「秋冬疼痛Top5」則包括退化性脊椎關節炎、肌肉筋膜痛、纖維肌痛症、風濕性關節炎、肌腱炎等疾病,讓人越冷痛得越厲害;醫師建議,透過溫和熱敷、水療及正確運動等方式,有助於度過季節轉換的階段。

寒冷恐使疼痛加重 正確運動可舒緩
北醫附醫復健醫學部康峻宏主任指出,「秋冬疼痛Top5」主要是因氣溫下降或是氣壓改變,可能使得血管收縮,周邊血液循環較差,交感神經較興奮,軟組織特性也可能改變,有些動物研究甚至顯示,長期暴露於冷濕狀態,關節軟組織會產生類似發炎反應,疼痛反應加重,原有骨關節、風濕或疼痛症狀也因此惡化。

康峻宏主任表示,這類疼痛雖然不會要人命,但痛起來卻讓人坐立難安,建議可透過適度保暖、溫和熱敷、水療及正確運動等方式緩解症狀,尤其冬天運動可讓身體熱起來,正確的運動不僅改善疼痛,也有助於睡眠、舒解情緒等問題。

不讓身體成氣象台 皮拉提斯多數人都適合 
北醫附醫陳至潔物理治療師解釋,現代人長時間久坐或維持同一姿勢,可藉由適度伸展放鬆筋膜、增加關節活動度;柔軟有彈性的肌肉才能保護身體,居家運動可由簡易的彈力帶開始,或如皮拉提斯也是很適合的運動,其可在個人柔軟度範圍內進行適當的肌力訓練,屬於簡單、和緩可訓練核心的運動,適合年輕人、中年人、老人、孕婦、健康恢復族群與運動員等各個族群。

陳至潔物理治療師提醒,每個人狀況不一,若原本已有疼痛的病患或對身體狀況有疑慮的民眾,運動前先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由專業人員根據個人狀況,提供適合的運動處方。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 健康醫療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11月9日 星期五

運動後冷卻收操竟這麼重要!必學2招拉筋排出疲勞物質

運動後疲勞物質會在體內積蓄,不但讓人感覺疲憊、難以展開下一輪的挑戰,若是長時間積蓄,竟然還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疾病的機率,甚至提高肥胖風險,讓運動效果大打折扣!日本運動訓練師建議運動完簡單伸展小腿肌,幫助肌肉恢復,可望使體內疲勞物質加速排出,。 
片來源:早安健康(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運動後緩和運動和熱身同樣重要 
日本運動訓練師西村典子表示,進行健走、慢跑等有氧運動,或是肌力訓練之前,如果沒有確實暖身,可能會受傷;而運動前要熱身的觀念經過多年推廣,也已成為許多人運動前的例行公事。但是,卻很多人忽略了運動後的身體也需要放鬆舒緩,而在運動後直接沖澡、休息,容易導致疲勞物質在體內長時間積蓄,讓疲勞感久久不能散去。

日本公益財團法人長壽科學振興財團‧健康長壽NET資料顯示,疲勞長時間在身體累積,身體會起防衛反應、刺激體內類固醇激素分泌。大量分泌的類固醇激素,可能會增加血管老化、動脈硬化、胰島素阻抗的風險,提高糖尿病、肥胖機率,甚至可能與高血壓、高脂血症、代謝症候群等生活習慣病有關,也有造成心肌梗塞、腦梗塞的可能。 

因此,為了避免疲勞物質堆積而提高人體生病、受傷風險,西村典子建議運動後,利用兩個簡單動作拉伸小腿比目魚肌、腓腸肌,同時也能幫助穩定心跳、加速體內疲勞物質分解代謝,快速消除疲勞。 

伸展小腿肌,加速排出疲勞物質 
西村典子解釋,為了加速排出疲勞物質,小腿是相當關鍵的部位。平常流動到下肢的血液、淋巴液,必須透過小腿肌肉的「肌肉幫浦作用(Milking Action)」,來幫助輸送血液回到心臟,因此小腿也有「第二心臟」之稱。透過運動小腿肌,可望使血液循環變好、加速疲勞物質分解代謝,進而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 

1.單腳半跪,雙手抱膝,上半身重心放在前腳,並注意前腳貼緊地面,充分伸展小腿比目魚肌10秒後換腳,左右腳各進行2~3次。
片來源:早安健康(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雙腳與肩同寬,雙手向前壓地面,臀部向後翹,伸展雙腳的比目魚肌、腓腸肌,同時注意腳掌不要離開地面,伸展10秒為一次,共做2~3次即可。
片來源:早安健康(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 早安健康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認識流感疫苗】您對於流感疫苗的認識有多少呢?

2018年11月6日 星期二

糖友照護不簡單 分齡控糖更健康

片來源:健康醫療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依據國健署103-10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臺灣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0.1% ,男性10.9%、女性9.4%。糖尿病類型分為第1型糖尿病(胰島細胞遭破壞)、第2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其他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等;國民健康署表示,針對不同類型糖尿病患者照護,照護者常會面臨不同挑戰,家友支持並掌握照護重點,不僅疾病共存,還要共好,因為有好的照顧,才有好的生活品質。

分齡控糖、家友關懷 才能與糖尿病共好
有鑑於糖尿病與家庭有著緊密不可分的關係,今年聯合國世界糖尿病特別將主題訂為「The Family and Diabetes」,呼籲家庭應積極發揮在糖尿病防治,包括在自我管理及健康生活形態上扮演最大支持與教育作用,以家庭力量來維繫家人健康。

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透過家庭與朋友的支持力量是翻轉糖尿病發生或惡化的機會,有家人貼身的關懷與提醒,與病人一起面對疾病及做好疾病照護。像是協助家人測血糖及記錄、一起吃飯、一起運動及檢查用藥情形等,以正向態度面對疾病,透過疾病照護除了給家庭關係加溫之外,因為糖尿病具有家族病史,所以在照顧長輩過程,也能提醒自己及早做好健康管理,預防疾病產生。

防治糖尿病 一起做到穩定控糖
對於糖尿病防治,政府提供了可近、可用的服務資源,與民眾一起防治糖尿病:

1.從小做起,守護小糖友健康:
國健署結合專家學者,及醫護專業團體共同發展的第1型糖尿病患者身心健康照護手冊,提供學校老師、家長及第一型糖尿病學童認識糖尿病的照護方法,幫助小病人了解糖尿病,不再自卑與害怕。

2.「糖尿病與我」提供成人型糖尿病照護全方位照護資訊:
舉凡血糖自我檢測、飲食、運動、體重控制、藥物等等,都收入在這本小小手冊中。

3.成人預防保健是提供早期發現最佳檢查:
國健署提供40歲以上民眾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檢查項目包括血糖以及評估健康風險因子,提醒體重過重、吸菸者之糖尿病高風險者,及早進行相關控制防範於未然。


4.糖尿病支持團體分享經驗互助與互愛:於全國360個鄉鎮區域,推動540家糖尿病支持團體,推動糖尿照護相關活動,藉由同儕照護歷程與經驗分享,一同互助友愛,讓糖尿病控糖達標。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11月2日 星期五

深蹲怕傷膝蓋?復健醫師用慢速深蹲養肌健膝蓋

片來源:早安健康(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膝蓋卡卡、疼痛不舒服、難以活動,只好多多「休息」,希望讓他自行痊癒?小心腿部肌肉久未使用而持續衰退,導致身體失衡,又再引起其他部位疼痛,造成惡性循環!日本復健科醫師教一招「超慢速蹲」,幫助鍛鍊腿部肌肉,就連行動不便者、膝蓋痛的人也能做! 

日本原宿Rehabilitation醫院名譽院長、復健醫學專家林泰史表示,他從事復健醫療50餘年,患者數超過10萬人,根據他長年的診療經驗,他認為老化是從腳開始,腳部也是得知全身健康的一個指標。 

身體衰退從腳開始,鍛鍊腿肌防老化 
林泰史表示,擁有粗壯大腿、大腿前方「股四頭肌」發達的人,往往能夠更健康、更長壽,因為這部位的肌肉能夠幫助維繫身體平衡,並在站、坐、走路等日常生活動作中扮演關鍵角色。相對地,股四頭肌衰弱會使膝蓋難以彎曲,導致走路變慢、膝蓋痛、容易疲勞等問題,更是高齡者容易跌倒、長年臥床不起的主要原因之一。 

日本脊骨神經醫學專家檜垣曉子也表示,股四頭肌的運作正常與否,不但是膝蓋安定性良好的關鍵,甚至有些腰痛也是因為股四頭肌衰弱所引起。而鍛鍊、刺激股四頭肌,可望使肌肉恢復原有功能、穩定膝蓋,使身體平衡恢復良好狀態,有助改善、防止膝蓋疼痛惡化。 

而且,股四頭肌衰弱所帶來的影響不只有行動不便,林泰史強調,不少研究指出,腳部和腦部有非常深的聯繫,一旦腳部的機能衰退、肌力不足,大腦功能也可能跟著降低。相反地,如果能增加腳部機能、肌力,就可以改善血液流動,連帶增加腦部血流量,有助活化腦部。

但是,對於骨折、腦中風、接受過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人,有行動上的困難的患者們來說,鍛鍊股四頭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林泰史推薦一招「超慢速深蹲」,幫助年長者、行動不便者痊癒出院後,在家也能自行鍛鍊股四頭肌,避免肌肉久未鍛鍊而衰退。而現年已經78歲的林泰史,其實自己也每天都會在通勤等公車時進行這個運動,因此更推薦給想要在家自己鍛鍊肌力的人! 

超慢速蹲這樣做鍛鍊股四頭肌,保持身體健康 

做法 
1.扶著牆壁或是椅子,雙腳與肩同寬,身體打直,一邊吐氣,一邊將重心放在腳跟、用3秒的時間慢慢下蹲。
片來源:早安健康(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膝蓋略微彎曲,大腿和椅子地面水平呈30~40度左右,保持5秒,並注意膝蓋不要超出腳尖。
片來源:早安健康(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一邊吐氣,一邊用2秒的時間慢慢恢復站立狀態。
※若有關節問題,請徵求專業醫師意見再進行。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 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