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

珍惜每一位與我們有緣的顧客

未來之寶

孩子是我們最珍貴的未來之寶

專業

在專業上我們持續不斷的精進

和樂

努力照顧讓大家享有和樂的生活

照護

為您與家人的健康我們全力以赴

顯示具有 過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過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3月19日 星期二

一換季鼻水就流不停?耳鼻喉科醫師談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台灣最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在台灣的孩童約有三分之一患有此疾病;有38%的過敏性鼻炎患者曾發生過氣喘,而78%的氣喘病人有過敏性鼻炎。許多人往往在睡覺時或是一早起床前,就會打個好幾個噴嚏,接著就出現流鼻水、鼻塞的症狀;或者是在整理衣櫃、棉被,或是打掃的時候,一下子接觸到大量的過敏原就發生症狀。症狀嚴重時還會出現頭痛、嗅覺障礙、及結膜炎的情形。
 
圖片來源:華人健康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引起鼻炎的原因
只要鼻部黏膜出現發炎就稱為鼻炎。引起鼻炎的原因,除了過敏之外,還有病毒或是細菌感染、內分泌問題、藥物引起(藥物性鼻炎)、職業病(例如:鉻)或是對阿司匹靈過敏等。當病人因為鼻部症狀(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等)來求診,我們必須獲得正確的病史和詳細的鼻部檢查,來區分鼻炎的原因。


鼻炎的區分
大致上鼻炎可以分為過敏性(Allergic)跟非過敏性(Non-Allergic)。過敏性又分為季節性(Seasonal)與全年性 (Perennial);非過敏性鼻炎分為感染性的(Infectious)及非感染性的(Non-Allergic Non-Infectious)。前者最常見的就是病毒感染,也就是感冒,或是因細菌的繼發性感染;後者包括有所謂的血管運動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NARES(Non-Allergic Rhinitis with Eosinophilia Syndrome),或是藥物性鼻炎(Rhinitis Medicamentosa )等。


過敏性鼻炎的發生
除了患者本身的體質,還得接觸到過敏原才誘發症狀出現。疾病的嚴重程度與持續時間跟環境中過敏原的濃度有正相關。所以治療過敏性鼻炎的第一步,就是預防,也就是避免接觸到過敏原。在台灣,最常的過敏原是塵蹣(dust mites)。


要避免接觸過敏原有幾種方法
1.在臥室內不要鋪地毯或是放有毛的柔軟的玩具。

2.使用抗過敏的被套、床罩、枕頭套。

3.每週清理房間內的各式家具。

4.穿進房間的或放置在房間內的衣服,用攝氏60度的水清洗。

5.維持低濕環境:台灣的環境濕度普遍偏高,建議可善用除濕機將環境濕度維持在50%以下,讓塵蟎無法生存。 當然做到這樣,仍不能保證完完全全除去塵蹣。引起季節性過敏的花粉,因為花粉季節一到,處處皆是,很難去避免,需藉助藥物的治療。
圖片來源:華人健康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季節性過敏性鼻炎
患者若是沒有症狀,則不需要給任何治療,或只需避免過敏原即可。若是有輕微的或是偶發的症狀,則抗組織胺藥物(口服或局部)是第一選擇。病人同時有鼻子與眼睛的症狀,則選用口服;若僅有鼻部症狀,則口服與鼻噴劑皆可。

眼睛的症狀若是比較嚴重,可以加上眼用的抗組織胺藥水。患者若是有中等程度的症狀或症狀時間較長,無法用抗組織胺控制時,則考慮使用局部類固醇噴劑,在整個花粉季節規則的使用。若是同時伴隨眼睛症狀,也可以加上抗組織胺或是Cromones的眼藥水。要是這樣仍無法控制,或是患者有極嚴重的症狀,則可合併使用抗組織胺與局部類固醇,或是換一種類固醇使用、或增加劑量(不過注意不要超過孩童可使用的安全劑量)。

萬一這些方法都不能良好控制鼻炎症狀,則可以再加上去充血劑(口服或鼻用)以解除鼻塞;假如病人流鼻水很嚴重,則使用Ipratropium Bromide。 倘若這些方法都無效的話,可在花粉季節後兩個月,開始用減敏治療。

常年性過敏性鼻炎(成人)第一步還是以避免過敏原為主。若是需要藥物的治療,則環境的過敏因子也要儘量除去。在輕微或是偶發症狀的患者,口服或鼻用的抗組織胺即可。若這樣無法控制,或是病人求診時就是中等的症狀,則採用局部類固醇,治療三個月後停藥,如果症狀再發,則視輕重程度再度給予抗組織胺或是局部類固醇。若是單用局部類固醇無法控制,或是患者症狀嚴重,則可以合併用抗組織胺以及局部鼻用類固醇。治療一段時間後控制得宜的話,停用其中一種。

經過這樣的治療,仍控制不佳時,必須對鼻部做徹底的檢查,排除有其他非過敏性的問題,例如:解剖構造的變異、鼻息肉、甚至慢性鼻竇炎。若藥物治療無法解除鼻塞,可以考慮用手術方式,例如:電燒、雷射燒灼、或是下鼻甲部分或全切除。


常年性過敏性鼻炎於孩童的治療

原則上與治療成人相同,但更要審慎評估藥物可能的副作用。避免接觸過敏原在孩童治療上更顯重要,嚴格的環境清理,可以減輕症狀,也降低使用藥物或減敏療法的需要。藥物治療的首選還是抗組織胺,口服或鼻用的。對於嚴重的患者,單一用藥無法控制時,則合併使用鼻用類固醇和抗組織胺。若仍是無效,就試用減敏療法。

在台灣過敏性鼻炎的發生率越來越高,過敏性鼻炎的病人若能早期正確診斷,教導其避免過敏原或可能的刺激物,並選擇適當的藥物治療,當可有效的控制病人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華人健康網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豐原美日藥局】關心您的健康!
★美日資訊台★
◎美日藥局
地址:台中市豐原區三民路188號
電話: 04-2522-8490

◎心美日藥局
地址:台中市豐原區中山路359號
電話: 04-2526-0703

2018年6月26日 星期二

酷暑慎防「冷氣病」上身 中醫5妙招緩解

今年6月21日為夏至,這一天日影最短,而非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刻,根據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台灣每年最熱的日期通常不是「夏至」,也不是「大暑」或「小暑」,是在「立秋」前後;不論是那天最熱,對於台灣的民眾而言,每年的5月開始,大多要經歷5個多月的夏天炎熱期,而動輒35度悶熱的高溫常把人逼到冷氣房裡,室內外溫差大,就像季節交替忽冷忽熱,身體容易感到不舒服或引發舊疾。如果索性關在冷氣房不出來,冷氣吹久了,也容易生病。
片來源:華人健康網圖庫(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冷氣病並不是一個正式的疾病,只是一系列因身處在冷氣房中而經常出現的症狀。
1.病態大樓症候群(上班場所建築物空氣品質不佳或不流動而造成),進而上班時經常頭暈、頭痛、喉嚨癢忍不住想咳嗽、眼睛容易疲累或乾癢,眼結膜過敏發炎、容易打噴嚏、鼻塞、流鼻水、呼吸急促、胸部緊迫悶脹、持續出現的疲累感。

2.偏頭痛(有很多,機轉未明,壓力情緒茶飲都會誘發,而在冷氣房內,則會因過寒,血液回流不佳,中醫講的不通則痛)。

3.鼻過敏症狀(進出冷氣房導致溫差過大,鼻黏膜血管時而擴張時而緊縮,容易失去正常機能,特別是在走到戶外而鼻塞、流清涕)。

4.眼睛癢澀(冷氣會除溼、又戴隱形眼鏡,導致結膜乾燥)、皮膚乾癢(濕度降低,加上不易流汗,水分蒸發加速,容易造成體內體外都缺水的現象,皮膚因而容易乾燥發癢,特別是患有慢性皮膚疾病或對溫度變化相當敏感的人。拿異位性皮膚炎者來說,熱天流汗,汗水刺激明顯時,皮膚經常發癢難耐,如果處在冷氣房過久,皮膚也會因過於乾燥而出現癢症)。

5.關節疼痛(皮膚及肌肉的血管會收縮,肌肉也會痙攣,很多人會覺得不舒服,甚至引起深部肌肉、關節等的疼痛)。

片來源:華人健康網圖庫(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可自行改善的方式
妙招1/偏頭痛:喝溫開水、多吃生薑(溫經散寒)、按壓額頭髮際正中央往上約1指寬的上星穴、雙眉連線正中間的印堂穴及頸後兩側、近髮際線與耳垂平行的風池穴,和膽經的陽陵泉穴,可放鬆肌肉及緩頭痛,以指腹按3~5秒後放開再按,每次按10下。可以用薄外套或是圍巾,讓肩頸相維持穩定溫度。

妙招2/鼻過敏:按壓兩邊的鼻通、迎香穴和額頭的印堂穴,則可宣洩寒邪,清利頭目,通鼻開竅,減緩鼻黏膜血管因溫差造成的功能失調。

妙招3/皮膚癢:多有氧運動能訓練血管、交感神經調整汗腺開關機能,讓汗能暢出,而非積在汗腺或皮膚中(會有發熱煩躁面紅的表現),造成細菌增生而感染。

妙招4/關節疼痛:多做拉筋伸展,避免肌肉維持在同一姿勢過久,血液得以回流,不會堆積代謝產物,營養物質也能來讓肌肉修復。

妙招5/流動的空氣和是當的陽光照入是最佳的品質環境

適合人體的溼度為40%~60%,溫度為26℃左右,台電公司也建議室內與室外的溫度最好保持在相差3~5℃之間。

【貼心小叮嚀】:免疫力低下或身體有狀況的病人,最好不要長期待在有冷氣空調的室內,應該多往戶外走走,或者關掉冷氣、打開窗戶。長時間待在辦公室裡的人,應該養成一早來就先將窗戶打開,讓悶了一天、始終停留在通風管中的空氣流出與外界交換,而濾網、中央空調水塔的固定清潔更是重要;在工作環境擺放綠色盆栽,也能避免過於乾燥並淨化室內空氣。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華人健康網
   (原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唐佑任)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6月19日 星期二

梅雨季來囉! 當心這些病擾人

片來源:健康醫療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一到梅雨季節,天氣潮濕悶熱,總是讓人感到濕熱難耐。悶濕的天氣影響健康甚鉅,常會導致人體出現過敏性鼻炎、氣喘、關節肌肉疼痛、痛風、消化不良、便秘、失眠和心悸等問題;所以,在梅雨季來臨時,可得要小心防範,才能享有健康!

潮濕悶熱易使塵蹣、黴菌等過敏原滋生
為什麼梅雨季會造成過敏性鼻炎發作?基隆開業醫黃勝雄醫師表示,因為梅雨季正值春夏兩個季節的交替,溫度上升,環境變得潮濕,是構成過敏原塵蟎、黴菌生長的絕佳環境,易致使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惡化;另外,醫學上已證實「白三烯素」是過敏反應中重要的介質,建議可以飲用「電解液」來抑制白三烯素的形成,可有效降低過敏性鼻炎發生的機率。

過敏性鼻炎與氣喘患者慎防過敏原
除了過敏性鼻炎,梅雨季也是氣喘患者的天敵,每年4至6月的梅雨季,氣喘患者常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和咳嗽等病徵。要避免氣喘,首先應先找出過敏原,並試圖遠離;黃勝雄醫師指出,過敏原包括塵蟎、蟑螂、黴菌等,建議盡量不使用地毯、填充玩具等容易藏匿塵蟎的家用品,以及每周換洗寢具,防止塵蟎生長。其次是家裡空氣保持流通,家中適度除濕,將濕度控制在50%至60%。再加上盡量少去人多的地方,外出時攜帶口罩,可以避免呼吸道感染。

尿酸過多導致痛風要多喝水
春夏交替也會使生活作息改變,像是小酌幾杯涼快的啤酒、流太多汗而沒有補充足夠水分、太熱沒食慾於是加重飲食口味,造成體內會累積過多尿酸,進而引起劇烈疼痛的關節炎,也就是「痛風」。要預防痛風的狀況加劇,黃勝雄醫師建議多多補充水分、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也可以嘗試「枇杷葉溫灸熱敷法」,把枇杷葉的鎮痛效果帶入深部組織,並以遠紅外線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能夠更快、更安全地治療痛風,還有鎮靜安眠的作用。

炎熱夏夜難入眠快吃助眠食物
另外,在炎炎夏日,很多朋友在夜晚都難以入睡,可能是整晚跟騷擾你的蚊蟲纏鬥,或是因為太熱影響食慾,再導致睡眠也受到影響等原因;黃勝雄醫師推薦幾種食物可幫助入眠,例如能安神益智的核桃、安魂鎮神通氣血的桑葚、健脾安眠的小米、抑制興奮助平靜的牛奶。此外,也可補充足夠的人體電解質,讓細胞發揮生命力及自癒力,明顯改善失眠、淺眠、睡眠品質不佳等問題。 

基隆開業醫黃勝雄醫師強調,在春夏交替的時節,注意環境變化,加強除濕、遠離過敏原,再加上良好的飲食習慣、規律的生活作息,放寬心情,才是解決病症釜底抽薪的辦法。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健康醫療網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3月6日 星期二

夜夜與塵蟎共枕眠難怪過敏!專家洗枕頭法1表秒懂必存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

根據統計,台灣有鼻子過敏的人數約占總人口的20%~40%,而且數據有往上攀升的趨勢。過敏性鼻炎是其中最常發生的,原因之一是季節交替、早晚冷熱溫差大,另一種原因則是居家環境中的塵蟎與落塵,台灣鼻子過敏的小朋友,有90%的過敏原是塵蟎。台大昆蟲系研究調查,台灣75%的家庭,家中都有塵蟎。

驚!你的枕頭是塵蟎香甜溫暖的家 
根據日本國立公眾衛生院的研究統計,家中有四成以上的塵蟎都在寢具上,尤其是枕頭,因為那裡滿足了塵蟎這種肉眼看不見的小蟲,生存所需的食物水和溫度,為什麼?我們自然掉落的皮屑是他的食物,皮膚表面的水分、汗水和體溫所產生的水蒸氣和熱度,是最適合他的生存環境。根本是像養寵物一樣的存在了。而且除了塵蟎本身,它們的屍體、排泄物、分泌物,都是致敏原因。 

枕頭是離臉、鼻子、呼吸道最貼近的地方,而且人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都在睡覺,把枕頭防蟎防好,是預防過敏中的基本,在歐美國家中,專家建議3~6個月清潔一次枕頭,枕頭套則是每3個星期就應該清洗一次。但因應台灣的海島型氣候,可能還要再更頻繁清潔枕頭。而日本家事專家宮野茉莉子甚至建議,在過敏好發的季節,每天洗一次枕頭或枕頭套最好。 

枕頭該怎麼洗?參考下表徹底防蟎 
你的枕頭有洗對嗎?可以參考以下日本專門洗衣店Fresco整理的枕頭相關表格,當然也需要注意枕頭的標籤,並依照標籤標示為主。另外枕頭若有黑點、發黃,折後無法回復原狀等情形的話,就已經需要汰換囉! 


表格來源:早安健康

日本家事專家的洗枕頭秘訣 
可能我們會擔心,常常洗枕頭會不會讓耗損率高?很難乾?在這裡活躍於日本的家事專家前川早苗,提供了用洗衣機每天洗枕頭,也不會困擾的好方法: 
1.先用吸塵器吸枕頭,雙面都要吸
2.放洗衣袋後,放進洗衣機裡洗
3.洗好後用乾毛巾捆枕頭
4.再脫水

用毛巾捆住的話,比較容易乾,而且不易變形,之後再搭配不同材質的晒乾方式,就是一顆乾淨的枕頭了!當然,用毛巾綑住的這種方法,也適用於毛衣等害怕變形的衣物。 

※文章內容與圖表皆截錄至早安健康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