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

珍惜每一位與我們有緣的顧客

未來之寶

孩子是我們最珍貴的未來之寶

專業

在專業上我們持續不斷的精進

和樂

努力照顧讓大家享有和樂的生活

照護

為您與家人的健康我們全力以赴

顯示具有 營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營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2月15日 星期四

年節打牙祭 聰明吃不怕腸胃鬧彆扭

照片來源:健康醫療網

過年期間,多數人往往都會大吃年菜,無形中卻打亂了平常生活的步調,及規律的飲食習慣,以致腸胃無法負荷,狂吐又狂瀉等情況,大有人在。醫師提醒,年節飲食常會過甜、過油,加上一不小心吃進不新鮮的食材,恐讓急性腸胃炎找上門,因此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才是腸道保健的不二法門,如此一來也不怕年節興致被一掃而空!

水便、噁心、嘔吐、腹絞痛 恐是急性腸胃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林俊男表示,急性腸胃炎多數是來自細菌性感染或病毒性感染,一般患者在肚臍周圍會感到疼痛,除此之外,更常伴隨水便、噁心、嘔吐、腹部絞痛等情況發生,嚴重者還可能出現發燒的症狀。林俊男醫師也提到,腸胃炎的嚴重程度可大可小,若是症狀較輕微的患者,通常1-2天就能改善,但若是合併發冷、發燒的情況,則可能須要一個星期的時間才得以復原,千萬不可輕忽。

急性腸胃炎保健這樣做 快速減輕腸胃不適
急性腸胃炎常會產生上吐下瀉,讓人體體內的水分不斷流失,為防止脫水,林俊男醫師建議,可以將運動飲料搭配溫水一起服用,補充電解質;在飲食方面,則盡可能保持清淡,選擇較好消化吸收的澱粉跟蛋白質類食物,避免油炸或者含糖量高的食品,才能抵擋來勢洶洶的腸道問題。若是仍無法改善劇烈疼痛、下瀉的症狀,還是應盡速就醫,尋求醫師專業評估診斷,才是最恰當的。

日常衛生要做好 避免腸胃健康出問題
腸胃問題防不慎防,林俊男醫師提醒,年節期間很多市場都沒有營業,不少家庭都會事先將接連幾天的食材一次備足,因此要特別當心食物的保存;此外,在烹飪過程中,器具的衛生也很重要,才能避免腸胃鬧脾氣。而更重要的還是應養成洗手的好習慣,才能避免病從口入。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健康醫療網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7年9月11日 星期一

掉髮嘴破手麻...都是缺這些營養!吃對食物一勞永逸

照片來源:早安健康

你會不會每一次嘴破時,老是滿腦子問號,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感冒、火氣大、還是單純昨晚沒睡飽?或者是腳趾抽痛的時候,搞不清楚是昨天體育課太累,還是新買的鞋子不合腳?

種種這些微小到讓人不以為意的症狀,在生活裡面屢見不鮮,卻對發生的原因茫無頭緒,同時心裡面還會抱持著僥倖,想說哎呀不過就是一個小毛病,隨便喝個幾杯青草茶、揉揉腳趾頭了事就好。

然而,什麼火氣大、沒睡飽、體育課太累……,通通都是錯誤的解答!你一直以來不知道的真相其實是這是身體缺乏各類「維生素」所發出的警訊! 

寫出紐約暢銷書《自己的免疫系統自己救(暫譯)》(The Immune System Recovery Plan)的蘇珊波倫博士(Dr. Susan Blum)就指出, 當你缺乏維生素時,身體很容易開始出現諸多毛病,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身體機能失調,原因就在於維生素是促進體內所有化學作用的關鍵要素。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五種缺乏維他命時會出現的重要警訊,並且一窺解決之道吧。

警訊一:嘴破。 
缺乏:
鐵、鋅、維生素B群之中的菸酸(B3)、核黃素(B2)還有B12。 波倫博士表示:「這種情況很常見,如果你是一個素食主義者,那麼就非常容易攝取不夠鐵、鋅、維生素B12。另外,如果你為了節食,而不攝取構成身體免疫力最重要的蛋白質,同樣也會導致這些維生素的缺乏。」

解決方法:
多吃家禽,鮭魚,金槍魚,雞蛋,牡蠣,蛤蜊,曬乾的西紅柿,芝麻醬,花生,豆類。另外,維生素C有助於吸收鐵還有抵抗感染,上述這些食物與花椰菜、紅甜椒、甘藍等蔬菜一起吃,效果更棒。


警訊二:臉上(有時是其他部位)長出鱗片狀的紅色疹子,還有大量掉髮。 
缺乏:
生物素B7,常常被喻為頭髮的維生素。當你的身體大量儲存脂溶性維生素(A,D,E,K),那麼水溶性的維生素B群在體內就會相對減少。健身者注意:吃生雞蛋將會讓你變得虛弱,因為生雞蛋的蛋白質稱為「抗生物素」,會抑制人體吸收生物素。

解決方法:
多吃熟雞蛋,鮭魚,蘑菇,黃豆,堅果,覆盆子和香蕉。


警訊三:在臉頰、手臂、大腿、臀部等部位出現紅色或者白色的痘痘狀腫塊。 
缺乏:
必要脂肪酸、維生素A和D

解決方法:
避開惡劣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無論如何你應該多攝取健康的天然脂肪,例如鮭魚,沙丁魚,核桃,杏仁,亞麻油等等。至於維生素A,通常來自深綠色蔬菜還有紅色蔬菜,如胡蘿蔔,紅薯,紅柿子等。 波倫博士表示:「這兩種顏色的蔬菜可以提供β-胡蘿蔔素,而你的身體就會用它來吸收維生素A。至於維生素D,我則是建議攝取香菇與魚類。」




警訊四:手腳產生刺痛感和麻痺狀態。 
缺乏:
維生素B群當中的葉酸(B9),維生素B6,還有B12。這些維生素與周圍的神經還有皮膚直接相關,並且必須注意,當以上這些症狀出現的時候,很可能一併出現焦慮症、抑鬱症、貧血、疲勞、賀爾蒙失衡等問題。

解決方法:
多吃菠菜,蘆筍,甜菜,豆類,蛋類,文蛤,牡蠣,家禽。


警訊五:腳趾、小腿、腿肚、足弓等部位產生劇烈的肌肉抽搐與疼痛。 
缺乏:
鎂、鈣還有鉀。另外如果你過度健身,容易因為大量出汗而排出礦物質還有水溶性的維生素B群。

解決方法:
多吃香蕉,杏仁,南瓜,櫻桃,蘋果,柚子,花椰菜,白菜,還有菠菜等深綠色蔬菜。

行醫二十年來,波倫博士一直致力於教導大眾「醫食同源」的概念,希望藉著調整飲食與生活型態讓身體自行產生免疫力,而不是等到病情惡化了,才用傷害身體的藥物來力挽狂瀾。她表示,現今人們吃進太多精製食物,大量缺乏維生素,很容易使這個社會產生一堆營養不足的身體。並且,無論是有益的食物吃太少、還是這些食物沒有被適當地消化吸收,都會讓你的身體機能『不健全』。哪一天,你可能不是因為得到什麼疾病而死,而是死於缺乏維生素所導致的身體功能障礙,不可不慎。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早安健康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