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

珍惜每一位與我們有緣的顧客

未來之寶

孩子是我們最珍貴的未來之寶

專業

在專業上我們持續不斷的精進

和樂

努力照顧讓大家享有和樂的生活

照護

為您與家人的健康我們全力以赴

顯示具有 消除疲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消除疲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運動後冷卻收操竟這麼重要!必學2招拉筋排出疲勞物質

 

片來源:早安健康(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運動後疲勞物質會在體內積蓄,不但讓人感覺疲憊、難以展開下一輪的挑戰,若是長時間積蓄,竟然還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動脈硬化、 高血壓等疾病的機率,甚至提高肥胖風險,讓運動效果大打折扣!日本運動訓練師建議運動完簡單伸展小腿肌,幫助肌肉恢復,可望使體內疲勞物質加速排出,。 

運動後緩和運動和熱身同樣重要 
日本運動訓練師西村典子表示,進行健走、慢跑等有氧運動,或是肌力訓練之前,如果沒有確實暖身,可能會受傷;而運動前要熱身的觀念經過多年推廣,也已成為許多人運動前的例行公事。但是,卻很多人忽略了運動後的身體也需要放鬆舒緩,而在運動後直接沖澡、休息,容易導致疲勞物質在體內長時間積蓄,讓疲勞感久久不能散去。

日本公益財團法人長壽科學振興財團‧健康長壽NET資料顯示,疲勞長時間在身體累積,身體會起防衛反應、刺激體內類固醇激素分泌。大量分泌的類固醇激素,可能會增加血管老化、動脈硬化、胰島素阻抗的風險,提高糖尿病、肥胖機率,甚至可能與高血壓、高脂血症、代謝症候群等生活習慣病有關,也有造成心肌梗塞、腦梗塞的可能。 

因此,為了避免疲勞物質堆積而提高人體生病、受傷風險,西村典子建議運動後,利用兩個簡單動作拉伸小腿比目魚肌、腓腸肌,同時也能幫助穩定心跳、加速體內疲勞物質分解代謝,快速消除疲勞。 

伸展小腿肌,加速排出疲勞物質 
西村典子解釋,為了加速排出疲勞物質,小腿是相當關鍵的部位。平常流動到下肢的血液、淋巴液,必須透過小腿肌肉的「肌肉幫浦作用(Milking Action)」,來幫助輸送血液回到心臟,因此小腿也有「第二心臟」之稱。透過運動小腿肌,可望使血液循環變好、加速疲勞物質分解代謝,進而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 

1. 單腳半跪,雙手抱膝,上半身重心放在前腳,並注意前腳貼緊地面,充分伸展小腿比目魚肌10秒後換腳,左右腳各進行2~3次。
片來源:早安健康(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 雙腳與肩同寬,雙手向前壓地面,臀部向後翹,伸展雙腳的比目魚肌、腓腸肌,同時注意腳掌不要離開地面,伸展10秒為一次,共做2~3次即可。
片來源:早安健康(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
   (以上皆為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11月9日 星期五

運動後冷卻收操竟這麼重要!必學2招拉筋排出疲勞物質

運動後疲勞物質會在體內積蓄,不但讓人感覺疲憊、難以展開下一輪的挑戰,若是長時間積蓄,竟然還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疾病的機率,甚至提高肥胖風險,讓運動效果大打折扣!日本運動訓練師建議運動完簡單伸展小腿肌,幫助肌肉恢復,可望使體內疲勞物質加速排出,。 
片來源:早安健康(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運動後緩和運動和熱身同樣重要 
日本運動訓練師西村典子表示,進行健走、慢跑等有氧運動,或是肌力訓練之前,如果沒有確實暖身,可能會受傷;而運動前要熱身的觀念經過多年推廣,也已成為許多人運動前的例行公事。但是,卻很多人忽略了運動後的身體也需要放鬆舒緩,而在運動後直接沖澡、休息,容易導致疲勞物質在體內長時間積蓄,讓疲勞感久久不能散去。

日本公益財團法人長壽科學振興財團‧健康長壽NET資料顯示,疲勞長時間在身體累積,身體會起防衛反應、刺激體內類固醇激素分泌。大量分泌的類固醇激素,可能會增加血管老化、動脈硬化、胰島素阻抗的風險,提高糖尿病、肥胖機率,甚至可能與高血壓、高脂血症、代謝症候群等生活習慣病有關,也有造成心肌梗塞、腦梗塞的可能。 

因此,為了避免疲勞物質堆積而提高人體生病、受傷風險,西村典子建議運動後,利用兩個簡單動作拉伸小腿比目魚肌、腓腸肌,同時也能幫助穩定心跳、加速體內疲勞物質分解代謝,快速消除疲勞。 

伸展小腿肌,加速排出疲勞物質 
西村典子解釋,為了加速排出疲勞物質,小腿是相當關鍵的部位。平常流動到下肢的血液、淋巴液,必須透過小腿肌肉的「肌肉幫浦作用(Milking Action)」,來幫助輸送血液回到心臟,因此小腿也有「第二心臟」之稱。透過運動小腿肌,可望使血液循環變好、加速疲勞物質分解代謝,進而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 

1.單腳半跪,雙手抱膝,上半身重心放在前腳,並注意前腳貼緊地面,充分伸展小腿比目魚肌10秒後換腳,左右腳各進行2~3次。
片來源:早安健康(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雙腳與肩同寬,雙手向前壓地面,臀部向後翹,伸展雙腳的比目魚肌、腓腸肌,同時注意腳掌不要離開地面,伸展10秒為一次,共做2~3次即可。
片來源:早安健康(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 早安健康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9月28日 星期五

腳踝畫8字,刺激淋巴消水腫又助眠

片來源:早安健康(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每天一到傍晚下班前,就覺得雙腿腫脹?雙腿是離心臟較遠的部位,血液循環以及淋巴循環容易變差,造成陳舊的血液和淋巴液、水分、老廢棄物都囤積在雙腿,使得代謝下降,雙腿水腫,久而久之甚至真的變成肥胖!透過每天睡前轉轉腳踝,就能提高循環代謝,排出老廢物質,消除雙腿疲勞,還具有助眠效果!

辦公室工作長時間久坐不動,服務業一整天站著服務客人,爬山或是逛街走很多路等等,不論是一直維持相同動作,還是過度勞累,讓雙腿既沉重又疲勞,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到睡眠,不妨養成習慣,每天在睡前進行腳踝8字運動,消除一整天雙腿的疲勞,隔天早上起來時雙腿輕盈不水腫。 

腳踝畫8字型 放鬆韌帶促進循環 
日本樂天美容瘦身專欄指出,8字運動是以腳踝的關節為支點,描繪8字型。活動腳踝可讓骨頭與骨頭之間的韌帶放鬆,有助於讓囤積在足部的淋巴流動,排出老廢物質以及多餘的水分,消除雙腿的疲勞。 

最具效果的時間點,是洗完澡出來,身體的溫度開始下降的時候,大約是從入浴起2小時之後的時間。活動雙腳腳踝,令腿部變得輕鬆,提高血液循環,也有助於提高睡眠品質。 

日本瘦身權威和田清香表示腳踝運動可以讓腳踝變得柔軟,血液就可以更順利送到腳趾去,血液循環變好後,進而提升身體的代謝。和田清香亦表示腳踝運動可以改善腳底冷的情況外,還可以消除小腿的水腫,進而瘦下小腿。 

《腳踝8字運動這樣做》 

片來源:早安健康(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STEP1.在床上仰躺,雙腿打開與肩同寬。 

STEP2.轉動雙腳腳踝,描繪8字型。 

STEP3.接著轉動腳踝畫出橫的8字型。 

STEP4.重複這個動作10次。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早安健康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

趕跑夏季疲勞症候群,坐姿扭轉活化內臟護肝腎

片來源:早安健康(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進入夏天後,老是覺得昏昏沉沉,吃不下飯外,睡不好也提不起勁嗎?這些都可能是炎熱高溫所引起的夏季疲勞。透過活化內臟機能的瑜珈伸展,就能逐步改善夏季疲勞造成的種種不適。 

夏季疲勞是什麼呢? 
台灣的夏季氣溫高、濕氣重,悶熱的感覺不僅容易心煩氣躁,中醫學也指出,體內容易進入暑濕氣,造成腸胃機能下降,食慾不振外,也容易感到疲勞。 

日本自律神經名醫小林弘幸則提到,夏季低氣壓的雨天來臨時,血清素容易分泌不足使副交感神經優位,身體處於放鬆的狀態下,便會產生倦怠感,且與心臟距離遙遠的末梢血液也因副交感神經過度放鬆,而會產生水腫與肌肉痠痛的問題。 

常以冷飲與冰品代替水分補給,或是為了消暑常喝冰涼的啤酒與酒類,日本瑜珈老師高津文子指出,如此一來,肚子容易受涼,體內的血液循環惡化後,身體的代謝隨之降低,還會形成肥胖,而可能導致許多慢性疾病的產生,且攝取酒精將帶給肝腎額外負擔,逐漸形成夏季疲勞。 

肝腎是維持人體健康中最重要的一環,吹冷氣或飲用冰涼飲料會讓身體受寒,使肝腎機能低下。一旦內臟機能運作不良,會透過內臟的反射區域表現出症狀,像是腎臟產生不適時,會在下顎長上面皰。透過伸展操給予腹腔下的肝腎刺激,便可有效提升體內溫度,活化內臟機能。 

坐姿扭轉改善夏季疲勞 
日本瑜珈老師直子提到,透過坐姿扭轉的瑜珈,可以促進椎間盤的血液循環,強化豎脊肌的肌力與柔軟度,還能加速內臟的血流,重新調整內臟機能,消除夏季疲勞所造成的身體不適。此外,給予胃、腸、腎適度的刺激,更可促進消化與排泄的功能,改善便秘症狀。 

1. 坐在地板上,雙腿屈膝交叉,右腳立起,讓左腳腳跟接觸到右臀
2. 雙手合掌,將立著的右腳以手肘拉往身體方向靠近,並挺直背脊
3. 接著,一邊吐氣,一邊往右後方向轉動腰部,接著維持3次腹式呼吸的時間後,換邊進行
片來源:早安健康(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早安健康/高鈺玫報導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4月10日 星期二

睡太多傷身!日睡9小時腦部恐退化

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

睡眠與健康的關係眾說紛紜,從避免靜電累積的觀點來看,睡太多對身體其實不好。「睡太多對身體很不好?為什麼呢?」首先,長時間躺在床上不是一件好事。理由在於躺在床上形同處於絕緣狀態下,無法排除體內靜電。在戶外散步多少可以接觸到土壤或樹木;在家裡洗手或洗澡,也有機會排除體內靜電。不過躺在床上,卻沒有排除體內靜電的機會。

一天睡9小時以上 腦部退化的程度顯著
美國的流行病學調查指出,一天睡九小時以上的人,三年來腦部退化的程度遠比一天睡六到八小時的人顯著,因此睡眠和阿茲海默症等失智疾病的關係也備受矚目。平常我們清醒時,用在思考或對話上的能量,只佔大腦整體消耗量的百分之五。修復受損神經細胞用掉百分之二十,剩下百分之七十五是睡眠時用掉的。「身體休息的時候,大腦的活動反而活躍!」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馬卡斯‧雷克爾博士,推導出了預設模式網路的理論。過去,一般都認為人在睡覺或發呆時,大腦不會進行有意義的活動。然而預設模式網路的理論,推翻了這個說法。預設(Default)是電腦用語,為「原始設定」的意思,也就是一開始就設定好的標準狀態。這就好比汽車停下來,但引擎沒有關閉,隨時可以再行進的狀態。我們的大腦也具有協調腦內各種神經活動的作用。

身體疲勞生病需要多休息 仍需每3小時起床一次
換句話說,馬卡斯‧雷克爾博士發現,睡覺或發呆放空的時候,腦部使用的能量反而比較多。深入調查預設模式網路的連繫,有助於早期發現失智症,提供有效的治療。實際上,罹患阿茲海默症的病患,預設模式網路的連繫都比較脆弱。「能量用得越多,體內靜電也會生成越多嗎?」是的。

而且待在床舖這個絕緣體上,體內靜電會不斷累積。睡眠的時間越長,落雷帶來的風險就越大。因此我個人建議睡眠時間六小時就好,最多不要超過七小時。身體疲勞想多睡一點的時候,或是生病需要多休息的時候,也請每三個小時起床一次,稍微補充一些水份,不然到浴室洗手或洗臉也好,去庭園接觸土壤是最理想的。

在乾燥的室內睡覺 容易使血流持續惡化
當下不妨淺嘗鹽巴再補充水份,鹽富含鈉和氯等礦物質,體內靜電會更容易結合。不過有一個說法是,害怕罹患動脈硬化、高血壓、癌症的人,最好不要攝取太多鹽份,這一點請多加留意。另外,也請避免在乾燥的室內睡覺。這樣血液中的紅血球容易結合黏在一起,紅血球黏在一起再加上體內靜電的不良影響,血流就會持續惡化。

心肌梗塞或中風等疾病,因為自律神經(自主調節內臟與血管的神經,無關意志)的影響,好發於冬天的早晨。其實在乾燥的房間裡睡覺,身上累積大量的體內靜電也是一個原因。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uho優活健康網
   (原文摘自:世茂出版 赤腳接地氣)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睡眠中最容易罹患感冒!5方法可預防

照片來源:早安健康

有時一覺醒來,突然喉嚨痛、全身痠痛或是疲勞,甚至是開始發起微燒有了各種感冒前兆?雖然平時常聽到身體不舒服要多休息、多睡覺,充足的睡眠對人體免疫力來說十分重要,然而,其實睡覺時間卻也是最容易罹患感冒的時間點 

睡眠中免疫機能降低 黏膜乾燥病毒易繁殖 
日本睡眠評估研究機構負責人,江戶川大學睡眠研究所客座教授、日本睡眠改善協會常務理事白川修一郎表示,睡眠中罹患感冒佔了壓倒性多數,這並不單只是多心而已,而是睡眠中身體的免疫力會降低導致。 

擔當免疫機能中心的巨噬細胞(macrophages),會在睡眠中活性降低,而唾液的分泌也會減少,鼻子和喉嚨的黏膜變乾燥,對於病毒的抵抗力就變得低落。唾液分泌多的白天,黏膜的防禦力強,進入口中的細菌也可以在喝水吞嚥時被胃酸殺死而不會繁殖,然而睡眠中黏膜變乾,病毒沾附之後就容易繁殖。 

睡眠不足影響健康 這樣睡預防感冒 
然而良好的睡眠,卻又是維持健康的根本,睡眠不足會導致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憂鬱症以及糖尿病的風險增加,賓州大學研究指出,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25%腦細胞死亡,一項美國研究更指出,即使常常運動,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罹癌機率仍比睡眠充足的人多出50%。 

那麼,在容易感冒的冬天,要如何在睡眠中預防呢?白川教授表示,具體可掌握幾個方法: 

1.減少感染源 
寢具中的塵螨不只是過敏來源,使用不乾淨的寢具還會讓感冒機率大增!如果不常換洗寢具,體內的免疫細胞睡眠中還要分神對抗灰塵和塵螨,就造就了病毒和細菌的有機可趁,因此枕頭套每週至少清洗1次、每2週以大約55度C的溫水洗一次寢具,使用棉被乾燥機等等,都對於預防感冒有所幫助。  

2.戴著口罩睡覺   
近年來十分流行戴著口罩睡覺的美容法,而這個做法還可以預防黏膜乾燥,呼出的氣體包含水分,可讓口腔保有濕度。  

3.使用空氣清淨機  
就像對抗過敏一樣,空氣清淨劑對於去除房間內的細菌,有著極大的作用。  

4.房間保濕  
只要濕度保持在50%以上,95%的病毒就會停止活動,如果居住在乾燥地區,可使用加濕器。 

5.保持良好睡眠品質  
一個以5萬多名女性為對象的研究發現,與睡眠8小時的人相比,睡眠5小時以下的人感冒的機率是1.39倍,也會讓肺炎風險提高。 

白天曬太陽、運動會產生「血清素」,晚上血清素會轉化成睡眠荷爾蒙褪黑激素,幫助入眠。因此不妨趁著午休或是早起買早餐時多曬曬太陽,此外,日本美容營養研究家丸田美和子表示,早餐喝味噌湯也有助於分泌血清素。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早安健康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7年8月17日 星期四

10分鐘就能恢復體力!3伸展讓血液流動、消除疲勞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

經過了一整天的工作,許多人在下班之後,早就體力耗盡,根本沒有多餘精神再從事運動,只想早早回到家、躺在沙發上或床上休息。不過,缺乏運動的生活型態如果持續太久,也會容易流失體力,兩周不運動甚至會流失30%的肌肉!其實,適當的運動不只能夠強健肌肉、幫助瘦身,更能夠讓人重新恢復體力。當感覺到疲累時,做些輕鬆的運動更有助於消除疲勞。

名人健身教練Joel Harper指出,想要恢復精神,其實不需要太過劇烈的運動,只要伸展肢體5~10分鐘就能達到效果,讓人獲得能量的同時,也不會消耗過多體力、使人氣喘吁吁。以下的三個伸展動作,就能夠讓血液開始流動,舒展大腿等緊繃的部位,並釋放會減少能量的肌肉壓力。

1 前彎伸展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

這個動作有助於伸展臀部、大腿後側肌肉和下背部,減少下背部緊繃造成的疼痛。

1) 上半身向前彎下腰、膝蓋稍微彎曲,讓身體放鬆。
2) 維持十秒後,手掌平貼地面,兩腿膝蓋輪流彎曲,腳跟著地,做30秒。
※如果柔軟度不足、手掌無法貼地或覺得吃力,可以拿凳子、書堆等物品墊高。

2 下半身扭轉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

藉由抬起雙腳的動作,可以拉長、收縮側腹斜肌,加強側腹斜肌與側線筋膜的力量。

1) 仰躺在地上,膝蓋彎曲成90度角,小腿平行地面。
2) 膝蓋朝右邊慢慢放下,讓左膝盡量接近地面。
3) 深呼吸五次後,回到原來位置,再換邊練習。
※練習時,上半身保持不動,只有下半身運動。

3 上半身扭轉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

用手肘帶動身體扭轉,可以伸展腰部、背部肌肉,使脊椎保持直線、改善姿勢。

站立時雙腳略寬於肩膀,下半身保持靜止,只有上半身扭轉,練習10次。
※扭轉身體時,可以用手肘帶動身體,並保持頭部與軀幹呈直線。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早安健康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