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

珍惜每一位與我們有緣的顧客

未來之寶

孩子是我們最珍貴的未來之寶

專業

在專業上我們持續不斷的精進

和樂

努力照顧讓大家享有和樂的生活

照護

為您與家人的健康我們全力以赴

顯示具有 消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消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8月7日 星期二

天熱汗流浹背 這樣做汗斑OUT

片來源:健康醫療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太陽咬人狂流汗 皮屑芽孢菌一多汗斑易出現
進入夏季,太陽會咬人!從事體力活動,難免容易汗流浹背,不少人因此長出汗斑。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賴柏如解釋,汗斑其實是皮屑芽孢菌的感染,當它過度增生時,汗斑就會出現。

濕熱環境皮膚成黴菌溫床 汗斑無害僅外觀影響
愛從事戶外運動,加上台灣夏日天氣悶熱容易流汗,充滿汗水的皮膚,是皮屑芽孢菌大量繁殖的最佳溫床。汗斑好發於上背及胸前,除了整體外觀改變,對身體並無明顯影響。賴柏如醫師表示,小範圍汗斑會以外用藥物的治療,但若範圍很大,就會搭配一些口服抗黴菌藥物,才能有較理想的治療效果。

汗斑不治難消失 趕走黴菌這樣做
汗斑若不治療,就很難恢復,除了乖乖接受治療,想辦法減少黴菌也會是抑制汗斑增生的好方法。醫師表示,流汗後,可以用濕毛巾擦去汗漬,再用乾毛巾吸乾水分,盡量保持乾燥。解決汗斑,想到海邊袒胸露背,無瑕肌膚就再也不是煩惱。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健康醫療網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7月31日 星期二

熱傷害兩度送醫!延誤死亡率高達8成

片來源:優活健康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炎炎盛夏,小心熱傷害!一名32歲曾姓壯男每天頂著烈陽在工地工作,某天突然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及肌肉痙攣,緊急送急診發現體溫達攝氏41℃,排尿出現茶色尿,經過抽血檢查肌酸磷酸(CPK)報告顯示已升高至800多U/L(正常值為24至194U/L),影響到腎臟功能,確診為職業性熱中暑,且引起橫紋肌溶解,導致腎功能受損,經住院治療2天後順利出院。

嚴重熱中暑延誤送醫 死亡率高達8成以上
沒想到曾姓壯男出院10天後,又在下班時間緊急送來急診,連續1個月內發生熱中暑及熱衰竭,因肌肉溶解經腎臟排出,導致尿液變茶色,出現腎功能受損,經過治療後腎毒素已恢復正常值。

烏日林新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楊景旭表示,急診常常在夏季遇到因熱傷害緊急送醫治療的個案,大部分患者都長時間處在高溫環境,導致流失過多水分、鹽分而出現熱衰竭,少部分會有熱痙攣問題。也會出現併發症如肌肉壞死、橫紋肌溶解、腎功能受損,如果延誤送醫治療,死亡率高達8成。
夏季高溫容易形成以下3種熱傷害:

1)熱衰竭/
為中暑的前兆,會出現頭痛、無力、噁心想吐,嚴重時甚至會休克或昏迷。

2)熱痙攣/
會引起呼吸肌肉的抽筋,導致呼吸困難。

3)熱中暑/
高危險群為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與酗酒者,輕微中暑會臉色發紅、頭暈噁心、口渴、心悸和四肢無力,甚至也會胸悶、血壓下降。如果延誤就醫,死亡率高達80%以上。

遇熱傷害 移至陰涼處、補充鹽水、冰敷後送醫
如果常常處在烈日下且體溫過高,容易破壞身體內酵素,使肌肉壞死、引起橫紋肌溶解症,更進一步引起急性腎衰竭,嚴重恐併發急性腎衰竭而死亡。楊景旭醫師提醒,無論是哪一種熱傷害,只要覺得身體不舒服,務必盡快就醫。

送醫前可先移至陰涼通風處,墊高頭部休息。也別忘了多補充水分和鹽水,喝水時注意別被嗆到,如果出現噁心、嘔吐症狀,則不建議再補充;另外也可冰敷頸部、腋下等處,讓動脈循環慢慢冷卻降溫。

民眾外出記得防曬,若從事戶外工作或運動者,避免長時間在大太陽下活動,體內必須保持充足水分及電解質,也要適當休息,留意自己的體溫是否過熱,藉由以上預防措施,遠離夏季熱傷害!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優活健康網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7月17日 星期二

男沖涼險心肌梗塞!4情況別洗冷水澡

片來源:優活健康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蔡先生某日農務後大汗淋漓,返家沖冷水澡。約1小時後竟出現胸悶情形,起初不以為意,但因持續性胸悶、胸痛不適,就醫檢查發現心肌部分梗塞,緊急施做心臟支架手術救回一命。

飲酒飽餐後、勞動、發燒 別急著沖涼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病房護理師烏静勤說明,大量流汗時,皮下血管擴張、毛孔放大、全身血液迴流加快,此時洗冷水澡造成全身血管突然收縮、汗毛孔關閉,也刺激交感神經,導致心跳變快、血壓升高,易增加心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疾病發作機率,嚴重更可能引發急性心肌梗塞。以下幾種情況出現時,也應避免洗冷水澡:

1)飲酒後

2)飽餐後

3)勞動後

4)發燒後

溫度、時間應適宜 先洗四肢再洗全身
烏静勤護理師表示,除了上述4種情境下應避免洗冷水澡,中老年人及本身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一定要避免在高溫環境下突然降溫,否則恐怕引起生命危險。

炎炎夏日來個冷水澡雖然愜意舒適,建議水溫介於20至30度,先從四肢開始,再洗全身,時間控制於15分鐘內,沐浴後須擦乾身體。若途中身體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若為大量流汗,應等候半小時,降低身體與水溫溫差再洗冷水澡,避免憾事發生。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優活健康網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7年7月16日 星期日

夏日炎炎 喝粥消暑補脾胃

沒胃口,來碗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暑氣全消。
 照片來源:健康醫療網

如果你沒胃口,又吃不下,不妨試試喝粥!如果腸胃道發炎,或是有消化性潰瘍時,除了服藥治療之外,也可喝碗粥,對於腸胃道黏膜修復,也有幫助。原來喝粥有利於腸胃道,還可以調脾胃,尤其是炎炎暑夏,熱得不得了,很多人會因此沒有胃口,這時來一碗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更是能消暑氣。

生病喝粥  可調理腸胃
現代人多西式飲食,早上吃稀飯配雞蛋和花生米的人已很少見,多是吃漢堡、三明治,甚至很多人是吃早午餐,吃盤鐵板麵的人也常見,喝粥似乎已成為生病時才會出現的畫面。為恭醫院中醫部主任杜旻峯表示,生病時喝粥可調理腸胃,尤其是生病時元氣不好,吃粥最有利於消化吸收。

缺食慾體重降 脾胃虛
杜旻峯主任指出,門診中有一名60多歲退休男子,因為家裡經濟壓力而再展開事業第二春,但是卻因為年紀漸長,體能已下降,身體負擔大,經年累月,造成精神不佳,容易出現困倦,而且還沒有食慾、吃不下,使得體重急速下降。

飲用四君子湯 補元氣
經診斷後發現男子的脾胃功能已經虛弱,不但吃不下,還吃什麼拉什麼,無法吸收食物的營養,導致惡性循環。杜旻峯主任除了讓男子飲用以黨參、茯苓、白朮、甘草等藥材熬煮的四君子湯,補脾胃與補元氣,並建議他平常喝粥來調養脾胃,治療一段時間後,腸胃功能變好,體重增加,元氣也恢復。

喝粥 修復腸胃道黏膜
杜旻峯主任進一步指出,以前因為物質缺乏,腸胃發炎時,通常會將洗米水留下,滾沸後,在吃藥時會加入,藉此調理脾胃,如果家中經濟狀況較好,可以用米飯熬煮成粥,通常會熬煮得糊一點,對於有消化性潰瘍病人,有修復腸胃道黏膜作用。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健康醫療網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