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

珍惜每一位與我們有緣的顧客

未來之寶

孩子是我們最珍貴的未來之寶

專業

在專業上我們持續不斷的精進

和樂

努力照顧讓大家享有和樂的生活

照護

為您與家人的健康我們全力以赴

顯示具有 寒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寒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月22日 星期二

暖暖包「慢性燙傷」 醫:勿長期使用

台北林口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慢性燙傷患者通常不會有感覺,可能過幾天才會出現紫紅色斑塊,會告誡病人不要再使用暖暖包、火爐等用品,如果一定要使用,則盡量保持距離,症狀會慢慢改善。圖片來源:健康醫療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寒流來臨,許多民眾會使用暖暖包、暖爐、電熱毯等用品取暖,若使用時間過久,小心「火逼性紅斑」。台北林口長庚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慢性燙傷患者通常不會有感覺,可能過幾天才出現紫紅色斑塊,會告誡病人不要再使用暖暖包、火爐等用品,如果一定要使用,則盡量保持距離,症狀會慢慢改善。

使用暖暖包「慢性燙傷」 通常沒感覺
黃毓惠表示,「火逼性紅斑」通常是民眾使用暖暖包、暖爐等用品,因直接接觸或紅外線遠距熱能,產生非急性傷害。另外一些民眾在較高溫環境下工作,也可能出現職業傷害。皮膚會出現網狀的紫紅色斑塊,可能久久不消退,甚至逐漸變黑,通常病人不會有感覺。

慢性燙傷與一般燙傷有什麼不同?她解釋,慢性燙傷同樣是由熱能造成皮膚損害,也是一種熱傷害。然而只有急性燙傷才會用燙傷傷害去分類,至於慢性燙傷,因為不會立即發生,可能過幾天才會出現症狀。至於坊間有燙傷溫度和接觸時間的表格,那可能只是推測,因為不可能以人體做實驗。

不用特別治療 應停用保暖品
黃毓惠提醒,使用暖包暖包應避免直接接觸任何皮膚,應適時更換使用部位,也不要接觸太久,避免溫度太高,盡量保持距離。民眾若出現「火逼性紅斑」,通常不用特別治療,即使冰敷也沒有太大療效,應立即停止使用暖暖包等產品,皮膚自然會慢慢恢復。

此外,冬天如果沒有下雨,空氣濕度太低,會減少皮膚油脂分泌,可能產生「缺脂性皮膚炎」,皮膚出現不規則,紅色網狀的龜裂、落屑及抓痕。黃毓惠指出,這時若使用暖氣,會使濕度更加減少,加劇皮膚發炎,民眾應注意。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以上皆為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1月8日 星期一

入冬首波寒流來襲!洗熱水澡的護心守則

照片來源 :康健雜誌(原Shutterstock)

寒流逐漸南下,氣溫由北往南開始下降,愈晚愈冷。許多人喜歡趁著寒冷天氣泡溫泉、洗熱水澡,但心臟科洪惠風醫師提醒,泡溫泉、洗熱水澡會讓心跳加快,如果水溫過燙,會引發很多生理問題。

安全泡澡的大原則
浸泡時間不宜過久,以10~15分鐘為宜。 若要長泡,最好泡10分鐘便起來休息3分鐘,再下浴池, 水溫不宜超過40度。 以下幾種情形,不宜泡溫泉:

◎當過度疲勞或長途跋涉後,不要一到溫泉池畔就躍入池中,應稍作休息,待體力稍為恢復再入浴池。 

◎酒醉、空腹、飯後皆不宜泡溫泉。 

◎有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幼兒、孕婦也不宜。如感到頭痛、心悸、嘔心也不宜浸泡。

照片來源 :康健雜誌(原Shutterstock)
寒流心臟要顧好
此外,冷空氣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血壓上升;低溫也會刺激末梢神經收縮,血管阻力變大,也會升高血壓,心跳加快,冠狀動脈痙攣,並且易使血液凝結,形成血栓,造成心臟病發作。

因此天冷時要做好心臟保暖。在家裡穿上拖鞋不要打赤腳走在冰涼地板,拉上窗簾,必要時開暖氣,讓室內維持在攝氏20度溫度,洗澡時避免接觸冰涼冷水,洗完澡要披上大毛巾,減少因為接觸冷水、冷空氣造成血壓升高。睡前做個溫水足浴,穿上襪子驅走寒氣,暖暖好入眠。

天冷時如果要外出運動,最好等天亮、氣溫升高些再出門,因為早晨是最容易心臟病發作時段。

外出時穿得暖和些,就可保護心臟不受寒。戴帽子、圍上圍巾,採洋蔥式穿衣法,一層層衣服,可以隔絕冷空氣,身體不容易失溫,比穿一件厚重衣服好。

現在很多特殊材質衣服,如羊毛內衣、羽絨外套的隔熱保暖功效也很好,可以選用。

另外,戴口罩可以隔絕冰冷空氣刺激,不妨放在口袋裡備用。

※內容截錄至康健雜誌
   照片來源 :康健雜誌(原Shutterstock)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