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

珍惜每一位與我們有緣的顧客

未來之寶

孩子是我們最珍貴的未來之寶

專業

在專業上我們持續不斷的精進

和樂

努力照顧讓大家享有和樂的生活

照護

為您與家人的健康我們全力以赴

顯示具有 環保餐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環保餐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你的保鮮盒洗對了嗎?當心黴菌孢子造成呼吸道疾病!

片來源:食力food NEXT(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邱家琪指出,保鮮盒蓋子的膠條容易藏污納垢,民眾必須將膠條拆卸、仔細清潔,防止黴菌孳生、釋出具致病性的黴菌孢子。


帶著便當盒上班、上學也是你的生活日常嗎?辛苦了一個早上,終於可以吃頓午飯,稍作休息。從微波爐中拿出加熱好的保鮮盒,掀開蓋子要大快朵頤時,卻沒意識到蓋子下的膠條滿是污垢,背後暗藏的危機是可能致病的「黴菌孢子」!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邱家琪指出,保鮮盒蓋子的膠條容易藏污納垢,民眾必須將膠條拆卸、仔細清潔,以防黴菌孳生、釋出具致病性的黴菌孢子。

黴菌孢子深藏盒蓋膠條 老幼體弱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方便儲存又環保可重複使用的保鮮盒是民眾日常生活的必備用具,但並非所有人都懂得妥善使用,尤其是蓋子裡面的膠條,可能從不會取出來清洗。香港理工大學食物安全及科技研究中心進行保鮮盒蓋子菌種實驗,觀察蓋子下的膠條會出現什麼樣的微生物,發現致病性的黴菌孢子已隱身其中。

邱家琪表示,本次實驗中同時觀察3個同款的保鮮盒樣本,其中1個膠條樣本外觀上較為乾淨,另外2個膠條樣本則有明顯的黑色污跡;研究人員先拆除3個保鮮盒的蓋子膠條,再用無菌棉花棒擦拭膠條的表面取得微生物樣本,接著將同一根棉花棒分別畫在4種不同的培養基上,這4種培養基各自適合細菌、黴菌、酵母菌以及抗藥性細菌的生長。假設適合酵母菌生長的培養基長出酵母菌,代表這個膠條樣品中存在酵母菌。

實驗結果顯示,3個樣本中都沒有出現抗藥性細菌,相對潔淨的樣本上多半存在酵母菌,以及少部份的黴菌,但菌種的種類不至於產生食安風險;其餘2個有污垢的樣本則呈現相對多樣化的微生物面貌,不但發現酵母菌、各種不同類型的細菌和黴菌,甚至其中有些黴菌更會釋放孢子!

「當蓋子與膠條之間的夾層中存在水份,容易使各種菌類孳生」,邱家琪更進一步解釋,「在自然環境中本就存有黴菌,正常人接觸到亦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對免疫系統較弱的老人和小孩來說,這些產生孢子的黴菌可能會造成上呼吸道系統的疾病,令人感到很癢不適,或引起過敏反應。孢子進入幼兒體內,亦有可能導致腹瀉。」

膠條要拆卸清洗風乾 微波加熱注意保鮮盒材質
黴菌孢子會威脅到家中老幼的健康,這是否意味著我們要把保鮮盒統統丟掉?當然不是!邱家琪指出,民眾在清洗保鮮盒時,盡量不要使用菜瓜布或是鋼刷的材質,因為這樣的刷具容易把盒身刮花,讓細菌容易躲藏在刮痕裡繁殖;更重要的是,務必利用迴紋針等小工具拆卸蓋子膠條,以稀釋過的小蘇打水、漂白水或清潔劑,配合牙刷清潔膠條本身,以及蓋子與膠條之間的夾層,最後用清水沖洗乾淨,經風乾後方可重新裝嵌,便能杜絕黴菌孢子。

邱家琪還分享了1個使用保鮮盒的小撇步:「把食物放進保鮮盒後,先用保鮮膜密封盒身,然後蓋好蓋子,這樣就能避免食物的汁水沾污膠條。」此外,許多人都會將裝滿飯菜的保鮮盒放入微波爐加熱,邱家琪提醒民眾,必須留意保鮮盒的材質是否耐熱,耐熱玻璃、陶瓷應無問題,塑膠、金屬本來就不能微波加熱。她補充,就算是聚丙烯(PP)材質的保鮮盒,一般最高耐熱溫度大概為120°C,微波加熱的時間也不能太久,以家用微波爐的功率計算,一般建議微波不要超過3分鐘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食力food NEXT
   採訪.撰文=嚴永龍;審稿編輯:林玉婷  (以上皆為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5月29日 星期二

保鮮盒膠條易藏汙 這樣挑才能扣住健康

片來源:健康醫療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隨著近年環保意識抬頭,保鮮盒與環保餐具儼然成為現代人生活必備品!尤其是小資族,為了節省荷包,多半會選擇使用保鮮盒自帶便當,但保鮮盒若在使用與清潔上稍有不慎,其就有可能成為細菌與疾病的溫床。醫師指出,保鮮盒久經使用,其膠條上所產生的黑斑可能含有黃麴毒素,恐對人體肝腎功能造成威脅。

保鮮盒膠條汙垢清洗不易 當心病從口入
家庭醫學科林青穀醫師表示,ㄧ般的保鮮盒蓋與膠圈都並未ㄧ體成形設計,因此保鮮盒在使用後,合蓋的膠圈就容易彈性疲乏,產生膠條鬆脫的情況,而鬆動的膠圈無法隔絕水氣與髒汙,汙垢就容易堆積在細縫中,若沒有確實清洗,長久下來就會滋生細菌,使其發霉生黑斑,除了無法達到保鮮效果外,甚至可能變成疾病溫床,造成健康上的隱憂。

保鮮盒滋生黑斑不注意 恐把黴菌吃下肚
林青穀醫師補充,保鮮盒上若已產生黑斑,就不要再繼續使用了,因保鮮盒膠圈黑斑可能潛藏著破億的細菌在其中,若是ㄧ般的細菌或發霉,可能會在使用保鮮盒後,導致腸胃出現狀況,而黑斑中若含有黃麴毒素,其ㄧ旦汙染了食物,輕則腹瀉,重則引發肝功能疾病,對肝腎的傷害,實在不容小覷。

設計與材質同樣重要 多重檢驗認證使用更安心
林青穀醫師建議,消費者在選購保鮮盒時,除了考量無毒材質外,更要留意保鮮盒結構設計的安全性,最好選用盒蓋與膠圈ㄧ體成形的無縫設計,材質以食用級PP材質,且通過不含雙酚A的認證為佳,才能在使用與清潔上更安心!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