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

珍惜每一位與我們有緣的顧客

未來之寶

孩子是我們最珍貴的未來之寶

專業

在專業上我們持續不斷的精進

和樂

努力照顧讓大家享有和樂的生活

照護

為您與家人的健康我們全力以赴

顯示具有 健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健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

熬夜後怎麼吃?|上班族 生活篇7

跨年夜又熬夜通宵了嗎?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熬夜傷身,提醒民眾熬夜後除了補眠外,也要吃得營養,才能盡快幫助身體恢復元氣喔!

片來源:健談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1. 溫水、溫食提升體溫
早晨通常是體溫較低的時候,晨起喝杯溫水、吃些溫熱的食物能讓身體甦醒,也有助提振精神。

2. 多補充維生素B、C
熬夜傷元氣,建議可適量補充維生素B群,幫助身體代謝、提供能量;維生素C則有抗氧化的效果,也有助細胞修復。因此,在食材選擇上,建議可以多吃些全穀類、乳製品、綠色蔬菜、各式水果等,亦可選擇以保健食品來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素。

3. 優質蛋白質恢復體力
乳製品、雞蛋、肉類等都含有優質蛋白質,熬夜隔天可以多補充一些以幫助身體儲備體力、恢復元氣。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健談網
   專家諮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 廖嘉音營養師
   (以上皆為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

深蹲蹲出行動力|全民愛健康 保健篇19

俗話說:「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一切老化從腳開始,如何運用雙腳的力量活動,對於健康來講格外重要!雲門教室研發長謝明霏表示,練習深蹲有助強健下肢、確保行動力,若不想年長時「蹲不下去、爬不起來」,建議最好從年輕時留心肌力鍛鍊,以維持良好的身體機能喔!
片來源:漫漫健談(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深蹲運動這樣做:
1. 首先,先墊起腳跟,將雙手交握向上伸直、手掌反轉,幫助全身伸展。

2. 雙手打開,角度比肩膀寬一些,自然向下垂擺,雙腿深蹲下彎,再逐漸恢復站姿。謝明霏提醒,深蹲時膝蓋彎曲幅度以不超過腳趾為原則,以免膝蓋承受過多的壓力;且維持正確的深蹲姿勢才有助於腿部與腹肌群的肌力訓練,以保護膝蓋不受傷喔!

3. 除了深蹲練習外,也可練習弓箭步。將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一腳向前跨出一步,前腳膝蓋彎曲,後腳膝蓋可向下輕觸地板,深呼吸稍作停留,再恢復站姿並換腳練習。

謝明霏表示,練習深蹲有助鍛鍊肌力、確保行動力,腳有力了也才能坐得挺、站得直,維持良好的身體機能喔!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健談;專家諮詢:雲門教室研發長 謝明霏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9月4日 星期二

熬夜喝牛奶好嗎?吃餅乾、泡麵是熬夜剋星?

你也是晚上不睡覺,拚命追宮廷劇、網購的熬夜一族嗎?熬夜會影響健康,甚至有研究提出「熬夜=慢性自殺」的警語;如果逼不得已必需熬夜,希望能延續體力,又不想影響隔天的精神,有一些適合熬夜吃的食物,例如牛奶,還有推荐的運動,大家不妨快來筆記。
片來源:華人健康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不得已一日或數日熬夜 醫師:注意熬夜時的飲食、活動
現代上班族工作時間延長,影響夜間的睡眠時間;此外,晚上不睡覺,專心上網追劇、購物刻意減少睡眠熬夜的人,比比皆是!熬夜不僅對身體不好,隔天的工作效率也很容易變差。但是,有的人是為了考試或其他緊急目的而一日或數日熬夜,雖可接受,但需要有規劃,才能有效率的進行。


耳鼻喉科名醫江秉穎在新書《自己的睡眠自己救》中表示,注意熬夜時的飲食、活動,以及睡眠相關調整技巧,有助於暫時度過漫漫長夜後,還能有一定的精力接受隔天的挑戰。

熬夜時別吃餅乾、乾泡麵〜改成牛奶、花生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為佳
吃哪一些食物能夠幫助人在需要熬夜的情況下,保持活力?大腦雖僅佔體重百分之二,但是所耗用全身的能量卻佔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因此,熬夜時如何吃相當重要。

熬夜時的飲食,不能是純粹含醣類的。熬夜者吃的食物成分中主要是蛋白質、醣類與脂肪,有一定的比例來補充能量,這樣念書的延續性與體力才會比較好。

片來源:華人健康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熬夜不僅對身體不好,隔天的工作效率也很容易變差。
許多人熬夜時吃餅乾、薯餅、蛋糕、乾的泡麵等等當點心,這些食物較燥熱,會越吃越累、越想睡,因為缺乏蛋白質會讓血糖上升,一小段時間後,很快下降,更容易累。建議熬夜時,適量飲用牛奶、花生、肉品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較為適合。另一方面,吃熱食對某些人而言,有助於核心體溫的上升,可以暫時讓身體不會想睡覺。

熬夜時應避免劇烈的活動〜舒緩筋骨、適度促進血液循環的動作為佳
從事哪一些活動能夠在需要熬夜到凌晨二、三點的情況下,保持活力?雖要熬夜,但是第二天上午八時以後還是要工作或上課,所以熬夜中應避免劇烈的活動,如此,後半夜的睡眠品質才不會受到不利影響。當後半夜能夠睡得好,白天工作或上課才會有效率,如此的熬夜才是可以接受的。

熬夜時,建議僅可做些舒緩筋骨、適度促進血液循環的動作,避免流汗,因為血液循環太快,核心體溫上升,將不利於後半夜的入眠。

【健康小叮嚀】:
熬夜、睡眠不足,有害健康!除了身體抵抗力變差,容易經常生病;記憶力也會跟著下降、反應遲鈍、頭痛,還有造成胃疼、胃酸,甚至引發胃潰瘍。以及皮膚出現衰老表現,例如:.乾燥、皺紋、暗瘡、色斑等,尤其不睡覺滑手機,更是容易傷害眼睛,使眼睛衰老,例如:視力下降、視力模糊等。以及會讓人變肥胖,並增加憂鬱情緒,都需要特別注意。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華人健康網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5月29日 星期二

保鮮盒膠條易藏汙 這樣挑才能扣住健康

片來源:健康醫療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隨著近年環保意識抬頭,保鮮盒與環保餐具儼然成為現代人生活必備品!尤其是小資族,為了節省荷包,多半會選擇使用保鮮盒自帶便當,但保鮮盒若在使用與清潔上稍有不慎,其就有可能成為細菌與疾病的溫床。醫師指出,保鮮盒久經使用,其膠條上所產生的黑斑可能含有黃麴毒素,恐對人體肝腎功能造成威脅。

保鮮盒膠條汙垢清洗不易 當心病從口入
家庭醫學科林青穀醫師表示,ㄧ般的保鮮盒蓋與膠圈都並未ㄧ體成形設計,因此保鮮盒在使用後,合蓋的膠圈就容易彈性疲乏,產生膠條鬆脫的情況,而鬆動的膠圈無法隔絕水氣與髒汙,汙垢就容易堆積在細縫中,若沒有確實清洗,長久下來就會滋生細菌,使其發霉生黑斑,除了無法達到保鮮效果外,甚至可能變成疾病溫床,造成健康上的隱憂。

保鮮盒滋生黑斑不注意 恐把黴菌吃下肚
林青穀醫師補充,保鮮盒上若已產生黑斑,就不要再繼續使用了,因保鮮盒膠圈黑斑可能潛藏著破億的細菌在其中,若是ㄧ般的細菌或發霉,可能會在使用保鮮盒後,導致腸胃出現狀況,而黑斑中若含有黃麴毒素,其ㄧ旦汙染了食物,輕則腹瀉,重則引發肝功能疾病,對肝腎的傷害,實在不容小覷。

設計與材質同樣重要 多重檢驗認證使用更安心
林青穀醫師建議,消費者在選購保鮮盒時,除了考量無毒材質外,更要留意保鮮盒結構設計的安全性,最好選用盒蓋與膠圈ㄧ體成形的無縫設計,材質以食用級PP材質,且通過不含雙酚A的認證為佳,才能在使用與清潔上更安心!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4月17日 星期二

麻疹不癢、不痛!4大症狀報你知

圖片來源:uho優活健康網

日前爆發麻疹群聚感染,目前正在持續追蹤中,風波持續擴大,麻疹傳染力極強,引起大眾對麻疹的關注。什麼是麻疹?會有致命的風險嗎?

皮疹發病後3至4天內覆蓋全身 不會癢痛
烏日林新醫院感染科主任郭正邦表示,麻疹為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傳染途徑可透過空氣、口沫傳播,傳染力相當強大,如果曾與罹患麻疹的病人接觸,更要特別小心。引起麻疹的原因為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潛伏期有7至18天,通常為14天,麻疹主要症狀如下:

1)持續發高燒、流鼻水、咳嗽。

2)鼻炎、結膜炎。

3)發燒3至4天後,口腔下臼齒對面內頰側黏膜上出現柯氏斑點。

4)耳後出現典型的斑丘疹,再擴散至整個臉面,由上向下從頭長到腳。

一般來說,皮疹會在發病後3至4天的時間內覆蓋全身,但大多不會發癢、腫痛,與蕁麻疹狀況不同。這時也要特別注意發疹的前後四天是傳染期,如果沒有接受隔離,恐怕會傳染給沒有免疫力的人。

5至10%因細菌或病毒重覆感染 產生併發症
罹患麻疹後,只要妥善接受治療並自主健康管理,基本上18天左右就能痊癒。當麻疹引起的發燒與皮疹開始消退,會出現鱗屑性脫皮及留下褐色沉著。要特別注意,根據統計約5至10%患者會因細菌或病毒重覆感染而產生併發症,包括中耳炎、肺炎與腦炎,若出現腦炎併發症,恐怕影響智力,甚至危害生命。還沒接種疫苗的幼兒、扺抗力不好的民眾更要小心。

最近有出國的民眾,要注意是否有跟麻疹病例接觸,確認自己是否有接種麻疹相關疫苗。若懷疑自己感染麻疹,盡快就醫檢查並且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避免再次引起群聚感染,降低疫情傳播。民眾若有想接種麻疹疫苗,也建議向醫師諮詢是否應再接種,才能獲得最佳效果。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uho優活健康網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2月27日 星期二

湯與湯圓分開煮 避免吃下防腐劑

湯與湯圓分開煮可避免吃下防腐劑;孩子儘量不要吃紅色湯圓以防吃入人工色素。
文字、照片來源:健康醫療網

元宵節全家大小最期待吃湯圓,但你知道怎麼煮湯圓、吃下肚才安心嗎?醫師指出,坊間湯圓可能含有防腐劑,建議烹煮時要開蓋、湯圓水不要喝;若要喝湯,建議另外再煮一鍋湯。

添加防腐劑 增加湯圓保存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指出,坊間的湯圓為了增加保存期限,製造時都添加適量防腐劑,常見包括苯甲酸、己二烯酸、去水醋酸;雖然毒性較低,不過,人體食用過量,仍會刺激腸胃道,引起噁心、嘔吐的副作用。

水煮、開蓋 減少防腐劑
顏宗海主任表示,苯甲酸、己二烯酸、去水醋酸等防腐劑,屬於水溶性,經過高溫烹煮可溶出部分殘留,建議煮湯圓時開蓋、煮熟後撈起,並將湯圓水倒掉,可減少攝取防腐劑,或是另外再煮一鍋湯搭配

小孩子少吃紅色小湯圓
顏宗海主任也提醒,花生、芝麻、豆沙等包餡湯圓含磷量頗高,洗腎病患應與結磷劑一起吃,可將食物中的磷結合後排出體外;而小孩子儘量不要吃紅色湯圓,以防止吃入人工色素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健康醫療網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2月15日 星期四

年節打牙祭 聰明吃不怕腸胃鬧彆扭

照片來源:健康醫療網

過年期間,多數人往往都會大吃年菜,無形中卻打亂了平常生活的步調,及規律的飲食習慣,以致腸胃無法負荷,狂吐又狂瀉等情況,大有人在。醫師提醒,年節飲食常會過甜、過油,加上一不小心吃進不新鮮的食材,恐讓急性腸胃炎找上門,因此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才是腸道保健的不二法門,如此一來也不怕年節興致被一掃而空!

水便、噁心、嘔吐、腹絞痛 恐是急性腸胃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林俊男表示,急性腸胃炎多數是來自細菌性感染或病毒性感染,一般患者在肚臍周圍會感到疼痛,除此之外,更常伴隨水便、噁心、嘔吐、腹部絞痛等情況發生,嚴重者還可能出現發燒的症狀。林俊男醫師也提到,腸胃炎的嚴重程度可大可小,若是症狀較輕微的患者,通常1-2天就能改善,但若是合併發冷、發燒的情況,則可能須要一個星期的時間才得以復原,千萬不可輕忽。

急性腸胃炎保健這樣做 快速減輕腸胃不適
急性腸胃炎常會產生上吐下瀉,讓人體體內的水分不斷流失,為防止脫水,林俊男醫師建議,可以將運動飲料搭配溫水一起服用,補充電解質;在飲食方面,則盡可能保持清淡,選擇較好消化吸收的澱粉跟蛋白質類食物,避免油炸或者含糖量高的食品,才能抵擋來勢洶洶的腸道問題。若是仍無法改善劇烈疼痛、下瀉的症狀,還是應盡速就醫,尋求醫師專業評估診斷,才是最恰當的。

日常衛生要做好 避免腸胃健康出問題
腸胃問題防不慎防,林俊男醫師提醒,年節期間很多市場都沒有營業,不少家庭都會事先將接連幾天的食材一次備足,因此要特別當心食物的保存;此外,在烹飪過程中,器具的衛生也很重要,才能避免腸胃鬧脾氣。而更重要的還是應養成洗手的好習慣,才能避免病從口入。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健康醫療網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7年11月2日 星期四

必看!不運動的死亡率竟然與抽菸一樣

照片來源:早安健康

一個新的研究顯示:活動量不夠對健康造成的風險與抽菸一樣,這個研究發表於The Lancet,2008年世界上估計有530萬人死於不運動。跟抽菸比較,研究指出每年約有500萬死於抽菸。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家I-Min Lee在一個會議上說:不運動對健康有巨大的衝擊,且這個衝擊是可跟抽菸相比較的。 

但不是所有專家對這個研究都有相同的主張,Timothy Armstrong,PhD,指出在他的機構的研究估計不運動造成的死亡率較低,每年約320萬。Armstrong說他認為The Lancet是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比較抽菸與不運動這兩個團體,他說如果用同樣的方法比較,他懷疑可能不會看到相類似的死亡率。 

但這不是說「運動」或「不運動」對於慢性病而言,不是主要的危險因子,Armstrong說:它絕對是危險因子之一,不運動在WHO對於慢性病的影響排名是第四名,在高血壓、抽菸、高膽固醇之後。研究指出估計約有6%心臟病、7%第二型糖尿病、10%結腸癌和乳癌與缺乏運動有關

坐式生活對你非常的不好
James Levine,PhD,說:我們都知道離開椅子,血糖會改善,血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也都會改善,且這個結果是前後一致的。每次你只要離開的椅子,血糖、血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就會更好,但一直坐著就會變不好。

Levine,PhD,說:如果你每天增加坐的時間,一天天的累計、一次次的增加,坐式生活對健康會漸漸的會產生非常不好的驚人影響。這個觀點,其他專家也同意。

在密蘇里大學當任教授的John P.PhD說:不活動對於幾乎所有的慢性疾病,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我們應該把抽菸視為對健康的仇人,而不運動也應該把它列入。

運動吧
很多人因為運動不夠讓自己曝露在不健康的風險當中。

有個與The Lancet不同的研究,估計全世界有1/3成年人與超過4/5年齡界於13-15歲的青少年沒有達到運動的建議量,這裡所謂的運動建議量對成年人而言是一週150分鐘的溫和活動,如輕快的走路或騎單車;對青少年而言是每天有1小時的溫和運動。

美國人運動量更少,約41%的美國成年人都沒有足夠的運動量。這個研究也發現,不管是任何年齡的女性都比男性的運動量少,女性也比較趨向坐式生活。

為什麼我們會如此不喜歡活動?研究者說:我們太依賴車子與任何機械的運輸工具。

在美國,只有少於4%的人走路上班、少於2%的人騎單車上班。相較於中國、德國、瑞典,約有20%的人走路上班;中國、丹麥、荷蘭有超過20%人騎單車上班。

我們通常坐的時間比較多,全世界約42%左右的人每天坐超過4小時,將近70%的青少年每天看超過2小時的電視。

忠告
有一個花費不高、促使你多活動的方法,就是戴計步器。有個研究指出:讓女性戴著計步器,並設定每日步行至少1萬步的活動量,比只是建議她們每天走30分鐘的活動量還高

雖然計步器只能紀錄你的步伐數,並不能紀錄你的走多快,但運動強度也是運動建議的重點之一。

跟據2009年發表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an期刊說:要確認你的運動強度有達到溫和的程度,請試著在30分鐘內至少戴著計步器走3000步

後記
啥!!我不抽菸,但如果我沒有運動,其死亡率竟何有抽菸一樣!哇!我們都把抽菸當健康的殺手,但卻從來沒想過,原來不運動也是健康的殺手,且其等級還與抽菸相當!值得深思阿!

本文除強調運動的重要性外,也強調運動的強度,不是說隨便悠閒著走個兩圈操場就好,切記阿!至少要30分鐘內走3000步的那種強度才夠。

文章來源:WebMD
文章標題:Physical Inactivity May Be as Deadly as Smoking
整理編譯:Sammi

作者簡介
營養共筆
由身處在不同領域的營養師所經營的部落格, 希望以較為中庸的觀點來分享營養健康的知識。
※更多營養知識,詳見《營養共筆》。
※本文由營養共筆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早安健康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

台中空氣髒 啟動防護

台灣西半部24日環境風場微弱,大氣擴散條件不佳,空氣中PM2.5及臭氧濃度升高!
照片來源:中時電子報(陳世宗攝)

台灣西半部24日環境風場微弱,大氣擴散條件不佳,空氣中PM2.5及臭氧濃度升高!台中市共有9座空品測站達橙色等級,1座紅色等級,市府特啟動空品應變;包括加強查核裸露地揚塵、露天燃燒及通報100處工地加強工地灑水等,避免空品惡化。

環保局指出,市府啟動空品不良應變,針對固定汙染源,經監控連續自動監測設施連線8家,監測數據尚無異常狀況;同時,透過簡訊或mail方式通知55廠家及清潔隊啟動洗掃作業。

環保局長白智榮說,對於逸散汙染源,則啟動清潔區隊執行道路洗掃、查核裸露地揚塵、露天燃燒,並查核營建工程及通報100處工地加強工地灑水。

針對移動汙染源方面,環保局啟動防護措施,避免高汙染車輛行經空品不良區域,並執行柴油車目測判煙;利用固定式影像辨識系統執行車牌辨識作業,篩選未定檢機車通知到檢,避免空氣品質再度惡化。

環保局強調,空品不只是人為汙染,也受到地形、氣候影響,加上空氣流通性;提醒民眾隨時注意空品狀況,敏感族群或是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較弱者,宜避免在戶外長時間活動,必要時應戴上口罩防範做好防護。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中時電子報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