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

珍惜每一位與我們有緣的顧客

未來之寶

孩子是我們最珍貴的未來之寶

專業

在專業上我們持續不斷的精進

和樂

努力照顧讓大家享有和樂的生活

照護

為您與家人的健康我們全力以赴

顯示具有 牙齒口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牙齒口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2月22日 星期五

牙齦不運動,小心牙周變脆弱 一把牙刷牙齒與牙齦全「罩」顧

您的刷牙方式及格嗎?想要保持口腔健康,刷牙只關心牙齒刷的乾不乾淨可不夠!牙醫師表示,事實上,90%的口腔問題都發生在牙齦和牙齒交界的牙齦溝。可是,偏偏臨床上,卻常發現許多民眾刷牙時往往只記得刷好齒面,清潔只做了一半,而忽略了牙齦也需要清潔,及適度搭配按摩、運動的重要性;直到牙齦弱化問題找上門,才驚覺原來自己過去的潔牙習慣並不正確!

圖片來源:華人健康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維護口腔健康不能只單刷「牙」,做好牙齦運動也很重要
為什麼做好牙齦清潔、運動,對於口腔健康維持這麼重要呢?林育嶙牙醫師表示,這是因為位於人體牙齦和牙齒交界的牙齦溝,容易堆積食物殘渣,成為牙菌斑滋生的溫床。

因此,民眾平時若沒有做好正確的牙齦清潔與護理、牙齦溝未清潔乾淨,便容易導致牙菌斑大量滋生;而牙齦受到這些有害物質刺激,不只容易出現疼痛不適等反應,在牙齦溝內的細菌更會產生有毒物質,破壞牙周組織,造成牙周問題的產生,導致牙齦弱化,甚至進一步使牙根動搖、增加掉牙風險。

至於為何牙齦需要運動呢?林育嶙牙醫師解釋,其實所謂的牙齦運動,就是透過正確的潔牙方式來按摩牙齦和牙齒交界的牙齦溝,藉此在去除食物殘渣的同時,輔助促進牙齦組織的血液循環,幫助預防牙周問題。


別小看牙齦問題!中年後牙齦容易弱化、敏感不適
另外,刷牙方式不正確、太用力,或是有吸菸、嚼食檳榔,以及熬夜、壓力大等不良習慣,也都會造成口腔免疫力下降,引發牙齦不適症狀產生。大多數人透過運動維持身體肌肉的機能,牙齦同樣也是需要運動按摩才能幫助強健。尤其是,到了中年(45歲)以後,受到身體老化、免疫系統下降等因素影響下,牙齦健康容易亮紅燈,如果又沒有注意清潔、加強按摩保養,過去年輕時所忽略的牙齦、口腔清潔保健問題,自然也就容易在此時接二連三浮現。


 圖片來源:華人健康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人體步入中年後,特別容易有牙齦弱化、敏感的問題,使用一般尼龍刷毛的牙刷恐因刷毛太硬,而對牙齦造成壓迫、傷害。


挑牙刷有學問,刷毛過硬、過軟都NG 彈性適中才是好牙刷
不過,林育嶙牙醫師也強調,牙齦清潔、按摩固然重要。但要提醒的是,正確的潔牙方式,可不是越用力硬刷就越好!由於人體步入中年後,特別容易有牙齦弱化、敏感的問題,使用一般尼龍刷毛的牙刷恐因刷毛太硬,而對牙齦造成壓迫、傷害。

儘管刷毛過硬對牙齦不好,可是挑選牙刷時,也不是一選擇刷毛越軟的越好!林育嶙牙醫師指出,若是刷毛太鬆軟,則無法深入牙齦溝清潔,徹底清潔口腔、牙間,同樣容易造成牙齦問題,一般而言還是建議民眾,選擇軟硬適中、帶有點韌性刷毛的牙刷較適合。

除了建議大家挑選刷毛軟硬適中的牙刷外,民眾在購買牙刷時,還可以選擇具備哪些功能呢?對此,林育嶙牙醫師提到,細潔全罩顧牙刷能兼顧牙齒與牙齦的護理,是不錯的選擇!

其創新1.5倍加寬刷面,能同時清潔牙齒與按摩牙齦,徹底潔淨齒面、齒縫與牙齦溝。且牙刷上4500根細密毛,能有效分散刷牙時壓力,輕柔按摩牙齦,讓弱化的牙齦好好運動。最重要的是,經實驗室驗証,細潔全罩顧牙刷專利超細刷毛能徹底深入清潔齒縫,並減少約7成牙齦的壓力,若配合正確的刷牙習慣,能幫助預防牙周問題。
 圖片來源:華人健康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刷牙時要將牙刷對準牙齒與牙齦交接的地方,待牙刷定位後,開始做短距離的水平運動,一次1~2顆牙齒來回刷約10次,以確定清潔力足夠。


刷牙刷對了嗎?牙醫師公開正確潔牙法+牙齦按摩運動護理
至於,想要透過牙刷正確清潔牙齒,該怎麼做?林育嶙牙醫師教大家正確的潔牙方式,一定要落實牙齦的清潔!建議刷牙時要將牙刷對準牙齒與牙齦交接的地方,保持刷毛與牙齒呈45~60度角,並讓牙刷刷毛涵蓋一點牙齦,也涵蓋一點牙齒。待牙刷定位後,開始做短距離的水平運動,一次1~2顆牙齒來回刷約10次,以確定清潔力足夠。

除了平時落實牙齦溝清潔的習慣,若民眾能在刷牙同時適度進行「牙齦按摩運動」,讓牙齦周邊血液保持良好循環,對牙齦、口腔健康的維持更是加分。「牙齦按摩運動」的具體做法如下:

(1)從臼齒開始往外,像畫圓圈圈般,分成5次按摩。

(2)小臼齒的牙齦畫5次圓,一路按摩至門牙。

(3)用大拇指和食指覆蓋內、外側的牙齦,輕輕地按摩。


【牙醫師小叮嚀】:
最後,林育嶙牙醫師也提醒,想要保持口腔健康,除了要謹記上述潔牙原則,慎選合適的牙刷之外,民眾也要記得牙刷的清潔也很重要,建議大家每2~3個月就要適度汰換1次家中牙刷。另外,每6個月定期至牙醫診所進行口腔檢查、洗牙,也是有效去除牙菌斑的好方法。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
華人健康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

牙周病潔牙方法


咬一口蘋果,發現蘋果上竟帶有血漬?你是否也曾發生過這樣的情況呢?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吃東西時發現血漬或是感到疼痛,其實就是牙周病的症狀!



所謂牙周病,其實就是牙齒周遭出現細菌感染的問題,可能造成牙齦發炎、牙齦腫脹,或是牙齒鬆動、疼痛、出血等狀況。

然而,當談到預防牙周病時,許多人常問「到底刷牙與用牙線哪一個比較重要呢?」黃斌洋醫師表示,對於牙周保健而言,使用牙刷刷牙與使用牙線的功能不同但都同等重要,無法省略或取代!原因是由於口腔裡的牙周病細菌很多是屬於厭氧性族群,越缺乏氧氣的地方反而越適合它們生存。因此口腔保健除了需要用牙刷把牙齒表面的食物殘渣去除之外,利用牙線進入牙縫,特別是深入到牙根與牙齦交接下方的厭氧區變成非常重要。

那該如何使用牙線才正確呢?黃斌洋醫師補充,除了單純將牙線壓入牙縫把殘渣去除外,建議也要由牙齦端深處順著兩邊的牙根往上輕刮,單一牙縫左右牙齒都要各刮除一次,所以一個牙縫要刮兩次。如此就能真正將牙齦深層的食物殘渣或細菌帶出,常保口腔健康!

※內容節錄自健談網

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口臭攸關身體6大警訊!藥師教你該怎麼對症改善

口臭往往令人無奈與困擾,嚼口香糖、噴口腔芳香劑似乎都只有暫時緩解,不一會兒,口臭還是會再冒出來。微笑藥師網今天整理常見造成口臭的原因及審視身體健康的關鍵,再從中改善口臭的問題。 



造成口臭的現象,80%是因為口腔問題,像蛀牙、舌苔、牙周病等等;但仍有15-20%是身體其它因素導致,例如糖尿病患常出現爛蘋果味或酮味的口氣;長期便祕者也易有口臭發生。因此,與其尋求偏方,或靠漱口水、口氣芳香劑來尋求短暫的解決,不如先搞清楚口臭的原因,才不會白忙一場,卻不見效果。以下微笑列舉常見造成口臭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一、偶爾性口臭問題 

偶爾的口臭問題,如果是因為沒睡好或胃腸機能暫時性的較差,如腹瀉、急性腸胃炎、消化不良等,一般充足睡眠或服用益生菌及消化酵素,就能改善的話,這樣的口臭問題並不嚴重。建議隨時注意是否口腔出現不良氣味,留意口臭的發生率,如果發生頻率太高,就要小心可能是身體帶來的警訊。 

二、口腔問題導致 

若出現口臭,第一步應先至牙醫診所檢查是否為口腔疾病造成,若確定不是,再由醫生建議轉往其他科別做更深入的病因檢查。 

一般而言,常見引起口臭的口腔問題多為蛀牙、牙週病、牙齦炎、口腔清潔不當等,促使細菌大量生長,分解口腔蛋白質而造成口臭現象,建議積極配合牙醫師的治療,及正確的口腔保養。若牙齦健康狀況不佳,經常發炎,可以每天60-120毫克的CoQ10來促進及改善牙齦健康,以3滴茶樹精油及一滴薄荷精油與一杯250c.c.的冷開水混合均勻,早晚漱口三次。另外口腔潰瘍也易造成口臭,造成口腔易潰瘍大多屬個人體質所致或營養缺乏,建議按時塗抹醫師開立口內膏及攝取足夠維生素B群。 

口乾燥症也易引起口臭,例如長期睡眠不足、年長者因唾液分泌變少、女性更年期受荷爾蒙改變的影響等,充足的水分及適度的無糖口腔糖咀嚼都可以幫助改善口臭,而更年期的婦女建議可以多攝取黃豆製品,以增加體內異黃酮含量。 

三、氣管疾病
 

易引發口臭的氣管問題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腫瘤等,鄭雅分表示,除了治療,平日應多攝取像胡蘿蔔、柑橘類水果、小麥胚芽等富含維生素C、E及β胡蘿蔔素的抗氧化食物,以改善症狀。 

四、腸胃道疾病 

腸胃功能的失調,也可能造成口臭。常見的狀況有反胃性食道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腸胃脹氣、便祕等。以反胃性食道炎患者為例,因為胃酸逆流,造成口腔內難聞的酸味,除了藥物治療外,患者最好將飲食習慣改為少量多餐、減少甜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更要避免在用餐時飲用湯水。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主要是飲食作息不正常或相互傳染所致,除了對症治療、調整作息,最好養成使用公筷母匙的習慣,減少相互傳染的機會。另外,腸胃脹氣也會引發打嗝現象,打嗝的同時,也將腸胃中不好的氣體傳送至口腔而引起口臭。易脹氣者在重要場合應避免食用花椰菜、豆類、地瓜等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必要時可以搭配高單位益生菌及消化酵素,減輕脹氣感。 

另外習慣性便祕也會造成口氣不佳,主要是因為體內的廢棄物不能順利的排出,導致消化道存在不良氣味,根本的治療就是服用高纖食物及多飲水來改善便秘問題,如果便秘問題嚴重,可服用如含蕃瀉葉及樺樹皮萃取物的輕瀉及腸道潤滑配方,以促進排便順利。 

五、糖尿病患者 

由於糖尿病患者的血液裡,糖分比一般人高出許多,相對的,也易造成細菌滋生,進而併發蛀牙、牙周病等口腔問題而導致口臭。再者,患者本身血糖太高,代謝時會產生像爛蘋果味或酮味等難聞氣味。想改善口氣,必須從源頭做起,控制血糖,即可有效改善這些情況。 

六、其它因素 

肝衰竭、肝硬化、腎衰竭,身體毒素的代謝率低,口腔自然散發出濃重難聞的氣味,無論是漱口、嚼口香糖或是喝茶都是無法緩解的,尤其肝衰竭者,說話會有阿摩利亞的味道。 

了解口臭的形成原因後,我們就可從中察覺身體發出的警訊,適時的調整生活習慣與腳步,展過更好的健康生活。 

※內容節錄自早安健康網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嘴破、胃痛又水腫...6大不適徵兆,當心是缺_警訊


嘴破、胃痛又水腫...6大不適徵兆,當心是缺_警訊
身體缺乏某種必須維生素時,就可能明顯反映在生活的行為上,例如當 嘴破、 發炎時,就是因為 身體攝取不足維生素B2;如果是常易 發脾氣、 個性變易怒,就有可能是 缺乏鋅元素。瞭解清楚身體的症狀與維生素之間的關係,就能預防身體許多不適症狀的產生。 

英國《每日郵報》分析了6大身體常見的小症狀,事實上都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並提出每天男女性的建議攝取量,補充足夠的維生素才能預防許多相關疾病的發生。 

1.嘴破、口角炎:缺乏維生素B2 
維生素B2每日建議攝取量男性約1.3毫克、女性約1.1毫克。嘴部周圍有裂縫、或發炎破洞情形時,是由於體內缺乏能幫助修復組織傷口的維生素B2,此外對皮膚和頭髮生成、健康也扮演重要角色,它無法在體內自行儲存,因此需從食物或營養補充品來補充。 

來源:每天喝250毫升牛奶就能幫助補充,植物性食物如有香菇、木耳、花生、芝麻、杏仁等也有豐富維生素B2。 

2.食之無味、味覺減弱:缺乏鋅元素 
每日建議攝取量 男性約5.5~9.5毫克、女性約4~7毫克,人體缺乏鋅元素免疫力會降低、食慾不振、生長減緩、掉髮、味覺功能退化等,因此如果發現常常吃東西覺得沒味道,又有傷口好得慢等症狀時,就要小心可能是體內缺乏鋅的徵兆。 

來源:牛肉、羊肉等紅肉中有豐富的鋅,例如每周吃一次8盎司的牛排,就能攝取足夠的鋅。

3.胃部不適:缺乏維生素A
每日建議攝取維生素A 男性0.7毫克、女性0.6毫克,維生素A不但是保護靈魂之窗的重要元素,也能幫助在呼吸道和腸胃自然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細菌或有害物質直接侵害身體。因此維生素A不足,除了對眼睛不好,也會侵害呼吸道與胃腸。 

來源:每天吃點紅蘿蔔、或是每周吃1~2次動物肝臟也是補充維生素A的方法。 

4.易怒、暴躁:缺乏鐵質 
缺鐵不但會 貧血,還有可能讓你變情緒化、容易發脾氣,每日男性須攝取8.7毫克、女性14.8毫克的鐵才足夠。鐵是幫助體內製造紅血球細胞的重要元素,對於每月要經歷失血的女性來說,鐵質更為重要,否則容易有精神不佳、心情易低落沮喪等症狀。 

來源:紅肉、雞蛋、堅果、深綠色蔬菜都是富含鐵質的食物,並記得多補充維生素C以促進鐵的吸收利用。 

5.腳踝浮腫:缺乏鉀 
鉀是調節體內血液和體液的酸鹼平衡、維持體內水分平衡與滲透壓穩定的重要元素,長期缺鉀會導致心律不整、神經傳導不正常的症狀,像大量運動後由於水分流失過多,鉀離子流失就容易抽筋,長時間則會發現身體變得浮腫,特別在腳踝處較明顯。 

來源:運動完吃香蕉補充高量鉀,可防止抽筋,每天吃定量的蔬菜水果也能補充足夠的鉀。 

6.全身疼痛:缺乏維生素D 
曬太陽不足、或維生素D缺乏的人,就容易引起 慢性疼痛,加上維生素D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營養素,補充更為重要。維生素D也是促進骨骼生長、牙齒健全的重要物質。 

來源:每周吃2份油性魚類如鮭魚、沙丁魚等,再加上適時曬點日光才能保證體內有充足維生素D。

※內容節錄自早安健康網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夏日狂灌飲料,當心蛀牙酸蝕。飲品對口腔健康的影響

炎炎夏季氣溫不斷攀升,坊間飲料店生意大好,卻也因此造成了牙科門診的忙碌期!柏登牙醫黃斌洋院長說明,夏日飲料喝得多,酸性及高糖飲料易導致牙齒蛀牙與酸蝕問題,也使得夏日看診民眾大增!若想兼具飲料的消暑快感,但又不想影響牙齒健康,可試試黃醫師的5點小叮嚀唷!



最近氣溫飆高,來杯冰涼的冷飲讓人暑氣全消,尤其標榜含有新鮮現打果汁的飲品,如檸檬汁 、 葡萄柚汁等,看起來既健康又養生,但有時喝完酸性飲料後,總覺得牙齒酸軟,感覺不太對勁,到底是怎麼了呢?

黃斌洋醫師表示,喝完酸性飲品後容易感到牙齒痠軟無力,其實是因為pH值低於5.5的酸性飲品會使牙齒的鈣質流失所致。若以添加糖分來中和酸味也是於事無補,因為糖分僅能改變口味,卻無法提高飲料的酸鹼值,反而使飲料變成既酸(低pH值)又甜(高糖分),讓原本牙齒脫鈣酸蝕的問題,外加高糖份逐漸分解造成蛀牙細菌孳生的雙重打擊!

有些人可能會想到「那我喝完飲料就立刻刷牙,就能減少酸蝕問題了」?黃醫師提醒,若是一喝完酸性高糖份飲料就立刻刷牙,會在牙齒結構最軟弱時增加齒面的摩擦,反而會加重牙齒表面的刮痕與傷害,讓牙齒健康雪上加霜。

到底該如何才能享受飲料,又能減少對牙齒健康的影響呢?


  1. 喝酸甜飲料時建議用吸管並盡快吞嚥, 避免口含酸甜飲料過久,以降低飲料接觸牙齒時間與面積。
  2. 若覺得飲料太酸,中和酸性的較佳方式是用Ph7的中性水稀釋,或是pH8的蘇打水中和,而非加糖。
  3. 喝完「高酸性飲料」建議先以清水漱口, 靜待15 至20分鐘後再刷牙,讓口水中的礦物質有機會對酸蝕牙齒產生初步再礦物質化的修復效果。若是喝完「低酸性高甜性」飲料,則建議盡快刷牙清潔。
  4. 高頻率喝酸甜飲料期間,應以牙線加強牙縫的清潔工作,並建議增加口腔健康檢查的頻率。
  5. 若出現牙齒痠軟、酸蝕的問題,可向牙醫師詢問塗氟補強的需要性。

牙齒酸蝕相關問題,建議諮詢「牙科」。


※內容節錄自健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