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

珍惜每一位與我們有緣的顧客

未來之寶

孩子是我們最珍貴的未來之寶

專業

在專業上我們持續不斷的精進

和樂

努力照顧讓大家享有和樂的生活

照護

為您與家人的健康我們全力以赴

2018年2月27日 星期二

湯與湯圓分開煮 避免吃下防腐劑

湯與湯圓分開煮可避免吃下防腐劑;孩子儘量不要吃紅色湯圓以防吃入人工色素。
文字、照片來源:健康醫療網

元宵節全家大小最期待吃湯圓,但你知道怎麼煮湯圓、吃下肚才安心嗎?醫師指出,坊間湯圓可能含有防腐劑,建議烹煮時要開蓋、湯圓水不要喝;若要喝湯,建議另外再煮一鍋湯。

添加防腐劑 增加湯圓保存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指出,坊間的湯圓為了增加保存期限,製造時都添加適量防腐劑,常見包括苯甲酸、己二烯酸、去水醋酸;雖然毒性較低,不過,人體食用過量,仍會刺激腸胃道,引起噁心、嘔吐的副作用。

水煮、開蓋 減少防腐劑
顏宗海主任表示,苯甲酸、己二烯酸、去水醋酸等防腐劑,屬於水溶性,經過高溫烹煮可溶出部分殘留,建議煮湯圓時開蓋、煮熟後撈起,並將湯圓水倒掉,可減少攝取防腐劑,或是另外再煮一鍋湯搭配

小孩子少吃紅色小湯圓
顏宗海主任也提醒,花生、芝麻、豆沙等包餡湯圓含磷量頗高,洗腎病患應與結磷劑一起吃,可將食物中的磷結合後排出體外;而小孩子儘量不要吃紅色湯圓,以防止吃入人工色素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健康醫療網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2月22日 星期四

濕冷天宅在家也能瘦!1個塑膠袋點燃下半身脂肪

照片來源:早安健康

近日長時間的寒流導致全台持續低溫,加上冷氣團夾帶大量水氣,除了山區多處降雪,平地也是降雨不斷,又濕又冷的天氣持續多日,對熱愛運動的人來說肯定是一大困擾。日本茨城大學教育學系客座運動講師饗庭秀直表示,雨天在家也能做有氧運動,只要一個塑膠袋,不出門也能輕鬆瘦身,效果更不比慢跑差!

饗庭老師指出,運動時最具燃脂效果的心跳數便是個人最大心跳數的60~70%。一般來說每分鐘最大心跳數為「220減去現在年齡」,而心跳數只要用食指、中指搭在另一手腕動脈上,就可以簡易測得。 

《脈搏、心跳算法》 
1.盡量穿著短袖的衣物進行測量。
2.用一手食指、中指搭上另一手大拇指下方突出的血管部位。
3.利用時鐘計時15秒,同時和緩呼吸、仔細感受脈跳次數。
4.將測得的數字乘以4,即為現在的心跳、脈搏數值。

運動下半身肌群 產熱燃脂效果最佳! 
饗庭老師設計的「踢塑膠袋運動」是充氣的塑膠袋作為運動器材,由於塑膠袋相當輕盈、不易落地,配合一邊踢一邊喊叫,更能夠滿足一天所需的運動量,有效幫助瘦身。 

日本健身教練河村玲子則表示,饗庭老師設計的踢塑膠袋運動與踢足球、毽子跟登階踏臺等運動都很相似,主要是靠著抬腿來運動臀肌、大小腿肌群,增加下半身肌肉血流量、產熱量,達到燃燒脂肪、增加基礎代謝的效果。 

超簡單有氧運動《踢塑膠袋》 
※平衡感不佳者建議運動時扶牆進行。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

1.將塑膠袋吹滿氣,袋口不用綁住。直接從胸前輕輕往下放。

2.腿盡量抬高,將塑膠袋垂直向上踢,每次踢腿都要左右交換。若是想提高運動效果,可以在每次踢中塑膠袋時喊一聲「嘿!」。

3.以50次為目標,中間塑膠袋落地也沒關係,從1的步驟重新做起,做滿50次之後可以測量自己的脈搏,有達到最大心跳數的60~70%即可。

覺得基本款踢塑膠袋太簡單的話,也可以嘗試用膝蓋踢塑膠袋的變化版,幫助腿部血液回流至心臟,改善下盤水腫。 

《變化版:膝踢塑膠袋》 
※平衡感不佳者建議運動時扶牆進行。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

1.將吹滿氣的塑膠袋從胸前放下,抬高大腿、用膝蓋踢起塑膠袋。

2.配合喊叫聲,重複左右交錯互踢50次,途中掉落就從步驟1重新開始,做滿50次即可。

※文章內容與照/圖片皆截錄至早安健康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2月20日 星期二

過年皮膚就變差 醫師點名這原因

照片來源:健康醫療網

每到過年期間,皮膚就變差,你知道原因嗎?過年飲食不忌口,很容易促使皮膚狀況變差。醫師強調,飲食過於油膩、刺激、重口味,容易引發皮膚過敏疾病,包括過敏性皮膚炎、酒糟性皮膚炎。

皮膚免疫力下降 誘發過敏發作
新光醫院醫學美容中心皮膚科主治醫師徐常捷指出,國人過年飲食講求豐盛,天天菜色幾乎都是大魚大肉,且多是重口味、蔬菜量又少,還可能會飲酒,這種飲食習慣很容易造成皮膚免疫力下降,就會誘發皮膚過敏發作。

飲食不忌口 2大皮膚炎發作
徐常捷醫師舉例,不少皮膚容易過敏的人,吃了海鮮或是不新鮮的食物,很可能誘發過敏性皮膚炎、過敏性濕疹,皮膚出現一顆顆的小紅疹、小丘疹,還會伴隨搔癢的感覺,或是稍微喝點酒,甚至會引起酒糟性皮膚炎,臉部皮膚又紅又腫。

蔬菜、水果要足夠 水也要記得喝
徐常捷醫師強調,過年飲食千萬要節制,尤其蔬菜、水果可別忘記吃,建議餐餐都要攝取足夠的蔬果,有助提升皮膚免疫力,另外,水分的補充也很重要,幫助維持皮膚正常代謝。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健康醫療網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2月16日 星期五

便秘小腹凸恐是腸下垂!醫:這姿勢10秒整腸排毒

照片來源:早安健康

明明沒有吃太多容易產氣的食物,肚子卻總是脹脹的很不舒服?常常有便秘問題,小腹微微凸出?小心可能是腸下垂!平常少運動、缺乏鍛鍊,腹部肌肉力量越來越不夠,腸子就容易下垂,糞便、氣體積在腸子裡,就可能導致便祕與脹氣,小腹越來越明顯。1天2次10秒微倒立,就可以預防與改善腸下垂,解決便祕、脹氣、小腹凸凸的困擾! 

缺乏運動、老化導致腸下垂,出現便祕、脹氣、小腹凸 
日本金子醫院副院長金子實里表示,腸下垂是指大腸從原本該在的位置掉下去,缺乏運動鍛鍊或是隨著年齡老化,腹肌的強度就會下降,大腸受到重力影響就會往下掉。大腸的長度約1.5~2公尺,可細分為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而腸繫膜是包覆在腸道外面的膜,如同腸子的避震器,懸掛與固定住腸子。 

橫結腸和乙狀結腸被腸繫膜懸掛在腹部裡,在這種身體構造之下,位於腹腔上方的橫結腸本來就很容易垂下來。能從大腸外側給予支撐的是腹肌,然而女生的肌力普遍比較弱,一旦腹肌無力就比較容易出現腸下垂,導致糞便、氣體等內容物滯留在下垂的部位裡,引起便祕、脹氣,小腹變得凸出。 

鍛鍊腹肌、骨盆底肌活化腸蠕動,微倒立運動改善腸下垂 
日本新宿大腸診所後藤利夫院長表示,腸子下垂的部位裡會囤積糞便,即使吃了解便祕的藥物也得不到成效。如果能透過適度的運動給予腹部肌肉刺激,不只是鍛鍊到腹肌,也能影響到腸子本身,當腹肌變強,下垂的腸子就能被往上拉回原位,活化腸子蠕動,就能改善便祕。 

想要預防與改善腸下垂,金子實里醫師建議訓練腹部肌肉和骨盆底肌,10秒微倒立可以讓下垂的腸子回到原本的位置,並且能刺激腸子,讓糞便和體內的氣體更容易排出,避免便秘、脹氣、小腹凸出。微倒立可以藉助牆壁來抬高腳,不用做到只用兩手支撐身體的高難度倒立,這個動作也可以消除下半身血液和淋巴的停滯,改善身體冰冷與水腫。 

《10秒微倒立這樣做》 

早晚各1次,一天共2次,也可以在感覺便祕、腹脹的時候進行,但是飯後的2小時內請不要做。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

1.初階:仰躺,雙腳伸直,手臂自然放在身體兩側,雙腳膝蓋彎曲,慢慢抬起臀部維持10秒,再慢慢放下。臀部抬起、放下的動作重複5次。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

2.進階:在牆壁的前面仰躺,雙腳慢慢抬高放到牆壁上,雙手手肘彎曲,用手撐著腰,腰部與腹部使力,讓兩腳筆直地斜放在牆上,維持10秒。 

※如果有腰痛等疼痛症狀出現,請立刻停止不要勉強。 


※文章內容與照/圖片皆截錄至早安健康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2月15日 星期四

年節打牙祭 聰明吃不怕腸胃鬧彆扭

照片來源:健康醫療網

過年期間,多數人往往都會大吃年菜,無形中卻打亂了平常生活的步調,及規律的飲食習慣,以致腸胃無法負荷,狂吐又狂瀉等情況,大有人在。醫師提醒,年節飲食常會過甜、過油,加上一不小心吃進不新鮮的食材,恐讓急性腸胃炎找上門,因此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才是腸道保健的不二法門,如此一來也不怕年節興致被一掃而空!

水便、噁心、嘔吐、腹絞痛 恐是急性腸胃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林俊男表示,急性腸胃炎多數是來自細菌性感染或病毒性感染,一般患者在肚臍周圍會感到疼痛,除此之外,更常伴隨水便、噁心、嘔吐、腹部絞痛等情況發生,嚴重者還可能出現發燒的症狀。林俊男醫師也提到,腸胃炎的嚴重程度可大可小,若是症狀較輕微的患者,通常1-2天就能改善,但若是合併發冷、發燒的情況,則可能須要一個星期的時間才得以復原,千萬不可輕忽。

急性腸胃炎保健這樣做 快速減輕腸胃不適
急性腸胃炎常會產生上吐下瀉,讓人體體內的水分不斷流失,為防止脫水,林俊男醫師建議,可以將運動飲料搭配溫水一起服用,補充電解質;在飲食方面,則盡可能保持清淡,選擇較好消化吸收的澱粉跟蛋白質類食物,避免油炸或者含糖量高的食品,才能抵擋來勢洶洶的腸道問題。若是仍無法改善劇烈疼痛、下瀉的症狀,還是應盡速就醫,尋求醫師專業評估診斷,才是最恰當的。

日常衛生要做好 避免腸胃健康出問題
腸胃問題防不慎防,林俊男醫師提醒,年節期間很多市場都沒有營業,不少家庭都會事先將接連幾天的食材一次備足,因此要特別當心食物的保存;此外,在烹飪過程中,器具的衛生也很重要,才能避免腸胃鬧脾氣。而更重要的還是應養成洗手的好習慣,才能避免病從口入。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健康醫療網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豐原美日藥局|祝大家◆狗年行大運、好運旺旺來◆

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2018年2月9日 星期五

晨起30秒運動幫肌肉解凍加溫,改善冬季虛寒!

照片來源:早安健康

一年最冷的月份即將到來,最近起床時是否常常覺得一離開被窩就天寒地凍,恨不得自己可以就這樣冬眠呢?對於虛寒體質的人,日本瘦身運動專家TOMOKO發明了一套30秒清醒暖身體操,藉由三個步驟將全身肌肉解凍、加熱、保溫,就能讓自己的血液循環整天暢通,手腳不再冰冷、代謝也會變得更加良好! 

早上肌肉最僵硬 需要「解凍」提升血液循環 
日本體溫名醫吉村尚美表示,早上運動肌肉的時候就像在加熱冰過的肉一樣,這是因為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血液循環速度減緩,體幹肌肉在早上最為僵硬、緊繃。這時候如果可以伸展體幹肌肉,就能暢通氣血,讓血液循環恢復到一分鐘循環體內一周的速度。 

伸展過體幹肌肉之後,則要重點刺激核心肌群,像是胸、腹、背肌等上半身的大塊肌群,以及臀、大腿、骨盆底等日常生活中較少運動到的肌群,除了快速提升體溫,也能連帶增加胸腹部的內臟血流量,整體活化臟器機能,身體也會真正清醒過來。 

加熱後胸式呼吸 幫助身體更保暖 
等到身體暖起來以後,可以練習胸式呼吸,調整自律神經至交感神經優位的興奮狀態,幫助腦部保持清醒,更能刺激血壓上升、血流穩定且快速地在體內循環,體溫就不易散失。 

TOMOKO正是基於這一套理論,設計出了三步驟分別將肌肉解凍、加熱、保溫,而且總計才30秒的清醒暖身體操,但是她也提醒,進行這套體操時一定要注意下列六點: 
運動過程中要保持自然呼吸,不要突然憋氣。
運動時盡量同時進行縮小腹的收腹運動(Draw-in)。
做運動的時候記得不要聳肩,要盡可能地放鬆頭頸部。
不要過度折腰,若是運動過程中有腰痛感,應該馬上停止。
若想要提升代謝、瘦身,每天最多進行2~3組運動就好。

《30秒清醒暖身操》 

解凍操:伸展體幹10秒鐘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

1. 一邊將右手舉高、左手插腰,一邊將右腳跨到左腳左側站立。接著慢慢深吸氣。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

2. 一邊慢慢吐氣一邊向左側折腰,等到彎到有些吃力後,就停在該位置呼吸5秒。

3. 接著換左邊往右折一次即可。 


加熱操:刺激核心肌群10秒鐘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

1. 雙手握拳向背後舉,接著慢慢深吸氣。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

2. 慢慢深吐氣並且用力舉高雙手,雙膝則往下微蹲,注意維持腳跟貼地、縮小腹的狀態。正常呼吸10秒即可。 

※上面的動作會疼痛者: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

如果進行第2步驟時會疼痛,可以改拉毛巾讓雙手呈現與肩同寬。 

保溫操:10秒胸式呼吸法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

1. 跪趴在地上,接著一邊吐氣一邊拱起背部。直到背部拱到最高後,停在該位置正常呼吸5秒鐘。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

2. 一邊吸氣一邊將背部向下凹,凹到最底後持續呼吸5秒鐘。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

3. 最後以瑜珈嬰兒式的方式深呼吸3~4次,進一步加強運動效果。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早安健康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2月7日 星期三

地震受困哪些食物最實用?營養師傳授保命秘訣!

照片來源:華人健康網

花蓮6日晚上11時50分傳出規模6.0地震,震度7級,導致花蓮市內多棟大樓倒塌,仍有不少民眾受困其中,尚待救難隊開挖救援。若民眾平時在家中,不巧碰上地震而受困屋內,無法離開;而除了放置瓶裝水之外,該準備哪些食物在緊急避難包中,比較能撐到救難隊前來呢?來聽聽營養師蔡怡瑄的建議。


保命救急食物:口糧餅乾、營養棒、易開罐罐頭
臺灣的地理位置,位在歐亞大陸板塊之上,居於亞熱帶地區,容易有地震和颱風等天災侵襲,而每逢天災人禍發生時,有不少民眾會前往賣場掃貨,在家囤積乾糧、麵包等食物,以備不時之需。然而,市售的麵包保存期限其實不長,充其量只適合在颱風來臨時當成存糧,營養師蔡怡瑄表示,如果要放在逃生包中的食物,建議還是口糧餅乾營養棒易開罐罐頭食品為主,不過得定期檢查保存期限,切記每半年換一次


另外放些堅果,更能快速補充人體的熱量
口糧餅乾、營養棒大多由小麥麵粉製成,可補充人體所需的熱量、碳水化合物。因此,在受困時,口糧餅乾、營養棒不但可以充飢,還能作為白米的替代品,補充人體所需的熱量,並提供三大營養素之中的醣類跟脂肪。罐頭食品種類繁多,最好能選擇肉類罐頭,因為肉類能提供三大營養素之中的蛋白質,維持人體機能正常運作,而且別忘記選擇易開罐的罐頭,以免緊要關頭時無法打開;另外,還要注意的是,肉類罐頭其實需要加熱,並非完全無菌,平日在食用時得先經過烹調這道手續。最好的話,緊急避難包中還能放些堅果或堅果醬、花生醬、芝麻醬,因為這些食物可以快速補充人體的熱量!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華人健康網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2月4日 星期日

婆媽看過來! 終結掃除痠痛有撇步

照片來源:健康醫療網

年關將至,歲末除舊佈新是國人的習慣,家家戶戶都忙著添購新衣、新傢具,以彰顯新年新氣象的氣氛;此外,掃去浮塵汙垢的大掃除也是免不了的一項環結,從廚房、浴室到陽台的擦洗,總是令婆媽傷透腦筋,但在賣力想掃除油垢、水痕之餘,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因為過度使用,造成筋骨傷害,以致還沒過年,健康就先亮起紅燈。

媽媽手非婆媽專利 肌健過度使用易發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復健科主任杜育才醫師指出,身體靠肌肉收縮帶動骨頭產生各種動作,但是肌肉收縮一段時間就會疲勞,若是過度使用就會造成發炎進而受傷。同樣是大掃除,但因使用的部位不同,就可能引起不同部位的受傷,如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在拖地、掃地清潔時,經常彎腰、提重物,而出現下背痛等問題;有些人則會因為擦拭高處,長時間手高舉過肩引起肩頸痠痛。

此外,在擦拭時,因手須要反覆伸直、彎曲、抓握,就容易使大拇指的肌腱發炎,也就是俗稱的媽媽手。杜育才主任也提到,媽媽手並非婆媽的專利,像是3C族群,均須反覆使用手指,都是媽媽手的高危險族群,應特別當心。

先冰敷再熱敷 不怕手痛痛
杜育才主任叮嚀,掃除的時候除了注意身體姿勢,不要彎腰提重之外,還要記得勿連續工作太久。若是急性肌腱炎或是肌肉拉傷的造成腫脹疼痛,首先需要讓患部休息,還可以在患部冰敷,等過了6-48小時,腫脹消失,疼痛緩解,再換以熱敷的方式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肌肉放鬆,後續再採進一步治療如復健及運動等等;嚴重者也可透過增生療法或是激痛點注射進行改善。除此之外,杜育才主任建議,民眾可以戴上護腕,不僅有保護作用,也有自我提醒休息的效果,但維持正確姿勢及平時多運動才是治本之道。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健康醫療網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

下樓梯、下坡最傷膝蓋 這樣走減輕負擔

照片來源:健康醫療網

每人每天都在走路,不少人經常上下樓梯,還有人喜歡爬山,隨著膝關節使用越頻繁,退化速度也越快。醫師強調,下樓梯、下坡時,膝關節承受壓力較大,最容易發生磨損,建議可以採用Z字型走法,就能夠減輕膝關節負擔。

下樓梯動作困難 容易傷膝蓋
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復健科主任吳政哲表示,下樓梯比上樓梯更容易傷害膝關節,主因是下樓梯時,大腿股四頭肌出力的同時又拉長,也就是所謂的「離心收縮」,以力學原理來說相當困難,對膝關節的傷害也較大;而上樓梯則是「向心收縮」,對膝關節的傷害比較小。

Z字型走法 減輕膝關節負擔
如何下樓梯比較不傷膝關節呢?吳政哲主任說明,直上直下的動作,對膝關節壓力較大,容易加速膝關節磨損,尤其體重越重者,壓力也越大,建議下樓梯或是走下坡時,最好採用Z字型走法,能夠減輕膝關節負擔。

抬腿肌力運動 保養膝關節
吳政哲主任強調,從年輕時就要做好膝關節保養,建議多做「抬腿肌力運動」,只要坐在椅子上將大腿伸直,或平躺於床上,大腿向上抬起約45度,每天20至30次、每次停留5至6秒,多訓練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大腿肌肉越有力,走路時膝關節的負擔就越小。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健康醫療網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