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

珍惜每一位與我們有緣的顧客

未來之寶

孩子是我們最珍貴的未來之寶

專業

在專業上我們持續不斷的精進

和樂

努力照顧讓大家享有和樂的生活

照護

為您與家人的健康我們全力以赴

顯示具有 流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流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3月5日 星期二

冬春交替流感疫情仍頻 高危險群留心併發症

 圖片來源:健康醫療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家醫科醫師陳俊光指出,大眾皆須做好流感疫情防治,且具心肺疾病、老人及嬰幼等高危險族群應更加留心,避免引發併發症。

近日天氣漸熱,不過時值冬春交替,氣溫總還是忽冷忽熱,流感疫情仍頻;據疾病管制署資料統計,類流感門診累計近 10 萬就診人數,疫情狀況不可輕忽。家醫科醫師陳俊光指出,大眾皆須做好疫情防治,且具心肺疾病、老人及嬰幼兒等高危險族群應更加留心,避免引發併發症。

流感疫情全球皆存 大眾務必積極防治
台灣流感疫情仍屬高峰,且全球亦同;北半球溫帶地區、歐洲、日本、香港及大陸疫情都處於高峰,其中,美國疾管局更公布全美流感病患人數破 700 萬、日本病例數則近 1000 萬人,顯示出流感疫情在全球的爆發力,大眾皆須積極防治。


國際旅遊慎防疾病交叉感染 基礎防護措施勿輕忽

此外,陳俊光說明,現值初春時節、天氣多變,利於許多細菌、病毒、微生物等生長繁殖,使得流行性感冒等傳染病更為廣布,呼籲民眾要留心防治,若有出國旅遊規劃者,也要注意當地狀況,切勿交互感染,更恐影響飛機乘客等國際港埠旅客。因此,除了留意個人衛生禮節,做好勤洗手、戴口罩,以及咳嗽以衣袖掩口等基礎防護措施外,也可接種疫苗達更有效防治。


併發重症恐致死 老幼孕婦及慢性病族群更須留意

陳俊光呼籲,全民皆要做好防疫工作,其中高危險族群,如:長者、嬰幼兒、孕婦等免疫力較差者,以及具心肺疾病、糖尿病、腎臟病患者更要注意;由於上述族群感染後更易引發重症,出現肺炎、腦膜炎、心肌炎等併發症,嚴重更恐致死,因此務必加強防治,並留意出現相似症狀及早就醫診療,保握黃金治療期。

※文章內容與圖片皆截錄至健康醫療網(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豐原美日藥局】關心您的健康!

★美日資訊台★
◎美日藥局
地址:台中市豐原區三民路188號
電話: 04-2522-8490

◎心美日藥局
地址:台中市豐原區中山路359號
電話: 04-2526-0703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戴口罩竟增1.25倍流感機率?原來是少做1件事

照片來源:早安健康

根據疾管署發布的資料指出,我國流感好發於冬季,尤其是從10月開始病例就逐漸上升,到隔年3月下降之前都屬於易感染的流行階段,尤其是1~2月期間,更是流感與流感併發重症數最高峰的季節。雖然大家都知道戴口罩、多休息就能防治流感,但是日本醫師特別提醒,如果忘了配合確實洗手,小心口罩反而提高了流感風險! 

戴口罩是好習慣 但是一定要配合洗手殺菌 
其實衛福部就曾在H1N1防治宣傳品中指出,外出戴口罩是預防流感的好習慣之一。但是,該份資料同樣也提到了肥皂洗手殺菌亦是該注意的重要習慣,日本平成橫濱醫院的總合健診中心部長,東邦大學的名譽教授東丸信貴博士表示,如果沒做好這點注意,小心戴上口罩反而會讓你更容易中獎! 

東丸博士指出,其實早在2007年年初公布的一份澳洲研究,就曾指出,若比較小孩確診為流感患者的家庭中,使用一般醫療口罩的家庭,全家罹患流感的機率,其實是不戴口罩家庭的1.25倍! 

美行為調查:戴口罩臉部不適 手會狂碰黏膜部位 
後來美國的醫療團隊,也針對這項研究進行了行為調查,發現人們在戴口罩的時候,會因為不適感,而在3小時之內平均: 
揉眼睛7.4次。
摸鼻子16次
隔著口罩調整嘴唇24次。
無形中就讓手上沾滿的流感病毒及細菌都侵入到了身體黏膜當中。然而這樣的行為往往都是本人無法自覺、外人也不會特別注意到的。 

戴口罩+洗手 流感風險降3~5成 
東丸博士表示,其實若有配合穿、脫口罩前都確實洗手,就能大量降低手部細菌沾染到臉部,使其入侵到黏膜組織的機會,而美國也針對此做過一份1437人的行為實驗,發現比起單純戴口罩而完全不能防治流感的狀況,若是配合確實洗手,就能降低3~5成的流感罹患風險。 

日醫師推短短洗手法 比傳統洗手法還要乾淨100倍 
而新百合內科診所院長高橋央醫師則表示,根據東京都安全研究中心調查,戴口罩時除了穿脫時要配合洗手外,也要記得每隔一段時間,想到就去洗手殺個菌,尤其是冬天有憋尿而減少如廁次數者,更要確實定期洗手,才能維持手部乾淨。 

他也教導了民眾一招簡單的「短短洗手法」,根據東京都安全研究中心的微生物調查,確認了這種方式相較於傳統的洗手法,能讓手中細菌量減少100倍,使手指更不容易囤積大量病毒。 

《短短洗手法》 
先沖水將手微微打濕,接著用肥皂或是50元硬幣大小的洗手乳面積,花10秒鐘搓揉手心、手背、指甲以及手腕部分。
打開水龍頭用流水沖洗15秒。
接著再重複一次1、2的動作,共花50秒洗手,比起傳統上花30秒搓揉泡沫、15秒沖水來說,可以多洗去手上100倍的微生物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早安健康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7年6月27日 星期二

流感再發威 7絕招流感不近身

預防流感的7大絕招,包括打疫苗、勤洗手、戴口罩、掩口鼻、速就醫、好作息、多休息。
照片來源:健康醫療網

近期氣候多變,流感疫情發威,不少家庭一家大小全都罹患流感。專家提供,預防流感的7大絕招,包括打疫苗、勤洗手、戴口罩、掩口鼻、速就醫、好作息、多休息,可以降低罹流感的機會。

新北市流感疫情上升
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長許玉芬指出,根據新北市衛生局統計,近4周共新增28名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為去年同期2例的14倍,上週因類流感症狀至門急診就診人次達1萬3121人次,也呈上升趨勢。


流感易有併發症 恐危及生命

許玉芬科長表示,近期氣候多變,社區流感疫情仍持續,如出現發燒、頭痛、喉嚨痛、咳嗽及肌肉酸痛等類流感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在家休息。由於流感容易出現併發症,例如肺炎、腦炎、心肌炎及心包膜炎等,嚴重恐危及生命,民眾千萬不要小覷。

感冒、流感 症狀大不同
許玉芬科長強調,一般的感冒症狀較輕微,常見有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及喉嚨痛,偶有輕微咳嗽、發燒或全身酸痛;但流感主要為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及咳嗽等。

抗病毒藥劑使用延長至7月底
許玉芬科長呼籲,罹患流感應於出現症狀48小時內服用抗病毒藥劑,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因應此波疫情,疾管署已擴大「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為公費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且延長至7月31日止。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健康醫療網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016年3月11日 星期五

2016年3月8日 星期二

Q: 使用口罩來預防流感,但市面口罩種類多,應如何選擇?

A
市面常見口罩之功能、使用時機及注意事項
種類 
功能 
適用時機及注意事項 
一般口罩/棉布口罩 
過濾較大之顆粒、灰塵,避免吸入灰塵或將飛沫噴出。 
1.進入人潮擁擠或空氣不流通之公共場所、平時清潔工作時使用。
2.每日清洗或替換;有髒污、潮濕、破損時應立即清洗或更換。
醫用口罩

避免醫護人員飛沫影響病人,或吸入病人咳出的飛沫微粒。
1.有感冒、發燒、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使用;實驗室及養禽場工作人員、醫護人員照顧病人或民眾探病時使用。
2.每日替換;有髒污、潮濕、破損時應立即更換。
活性碳口罩

可以吸附有機氣體、惡臭分子及毒性粉塵。 
1.騎乘機車、噴漆、噴灑農藥時使用。
2.每日替換;無法吸附異味時、髒污、潮濕、破損時應立即更換。 
N95口罩
呼吸阻抗大,執行會產生飛沫微粒等特殊處置時使用。
1.不適合一般民眾日常生活使用及長時間配戴。
2.避免重複使用。

※內容節錄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

Q: 預防流感,居家環境應如何清潔?

A
1.平時定期清潔經常接觸的物品,如鍵盤、課桌椅、門把以及公用電話,但沒有必要使用漂白水等特殊清潔劑。
2.
留置流感病患的場所,病毒污染程度較高,因此可採取下列方式消毒:
(1)
使用政府核可的消毒藥品。
(2)
使用濃度70%的酒精消毒室內環境表面,或將395%的酒精加1份水(比例3:1)稀釋後再消毒。
(3)
如果沒有酒精,可以將1份的市售漂白水加上99份水(比例199)稀釋後再進行消毒。
3.
流感病毒可於空氣不流通的室內散播,故室內應該保持空氣流通。




※內容節錄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Q: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內容節錄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

Q: 流感併發重症的危險徵兆是什麼?

A
一般人的危險徵兆為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缺氧、嘴唇發紫或變藍)、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高燒持續72小時等,如有出現這些危險徵兆需儘速就醫,及早使用抗病毒藥劑。

但嬰幼兒不善表達身體的不適症狀,建議可以觀察寶寶有無呼吸急促或困難、缺乏意識、不容易喚醒及活動力低下,皆可做為判斷危險徵兆的重要指標。



※內容節錄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

Q: 誰感染流感後易有併發症,須提高警覺?

A
所謂流感高危險群是指比平常人有較多機會感染流感,及感染後易發生嚴重併發症的人需特別注意,包括:
2歲以下幼兒
65歲以上長者
居住於安養等長期照護機構之住民
罹患心肺肝等潛在性疾病者
因慢性代謝性疾病(糖尿病)
腎衰竭
血紅素病變
免疫不全(含愛滋病毒帶原者)需長期治療
追蹤或住院者
孕婦
過度肥胖及6個月大到18歲需接受長期阿斯匹靈治療者等人員



※內容節錄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

Q: 感染流感之嚴重性?

A
流感的嚴重性在於其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以及併發症嚴重,尤其是細菌性及病毒性肺炎。



雖然流感傳染力很強,但大部分感染流感患者,多屬輕症,因此上學、上班的民眾,如有發燒、類流感症狀時,至少要在家休息數天,約1週會痊癒;惟少數患者(如老年人、幼兒、患有心、肺、腎臟及代謝性疾病(糖尿病)、貧血或免疫功能不全者等高危險族群)可能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故感染後應儘速就醫。



※內容節錄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

Q: 流感的傳染途徑、潛伏期與可傳染期為何?

A
1.流感主要藉由咳嗽、打噴嚏等飛沫傳染方式,將病毒傳播給周圍的人,亦可能因接觸到污染物表面上的口沫或鼻涕等黏液,再觸摸自己的口、鼻而傳染,因此個人衛生及洗手是預防傳染的重要事項。



2.
流感潛伏期(被感染至症狀出現)約1-4天;罹患流感的人,在發病前1天至症狀出現後的3-7天都可能會傳染給別人,而幼童的傳播期則可能更長。



※內容節錄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

Q: 如何判定有沒有發燒?

A
不論額溫、耳溫或腋溫,溫度超過3 8  以上即為發燒。





※內容節錄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

Q: 流感與一般感冒有什麼不一樣?


A
感冒的致病原是多達數百種的不同病毒和細菌,流感則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和一般感冒相比,流感容易出現明顯的頭痛發熱、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狀,且通常症狀發作較突然,痊癒所須時間比一般感冒長,約需1-2週甚至數週才能完全恢復,而且容易引發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

流感與一般感冒的差別 
項目
流感
一般感冒
病原體
流感病毒
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
影響範圍
全身性
呼吸道局部症狀
發病速度
突發性
突發/漸進性
臨床症狀
喉嚨痛、倦怠、肌痠痛
喉嚨痛、噴嚏、鼻塞
發燒
高燒3-4
少發燒,僅體溫些微升高
病情
嚴重、無法工作/上課
較輕微
病程
1-2
2-5
併發症
肺炎、神經症狀(雷氏症候群)等
少見(中耳炎或其他)
流行期間
冬季多
春秋冬季
傳染性
高傳染性
傳染性不一



※內容節錄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

Q: 什麼是流感?主要症狀是什麼?

A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



流感病毒有ABC型,A型和B型幾乎每年引起季節性的流行,C型則以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為表現,且一般不會造成流行。



流感症狀包括發燒、頭痛、流鼻水、喉嚨痛、咳嗽、肌肉酸痛及疲倦等。高危險群的病患,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最常見併發症為肺炎,其他還可能併發中耳炎、鼻竇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等。

※內容節錄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