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的過期藥品,別再隨手丟入馬桶或水槽了!
研究發現,微量的家庭廢棄舊藥物出現於自然環境水體中,包含河川、湖泊等,甚至於飲用水中,若不妥善處理,任意棄置將造成環境污染,形成「生態毒性」大浩劫。
照片來源:華人健康網 〈攝影/張世傑〉(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24日上午在一場「家庭用藥總檢查、全民來做躍天使」記者會中,台灣醫療品質促進聯盟理事長連瑞猛表示,對於家庭廢棄用藥處理,目前台灣地區尚未有健全的配套措施,特別是民眾仍需要灌輸正確處理廢棄舊藥觀念。他建議,目前台灣地區共計有21座公有焚化爐,燃燒溫度都可以達到850℃以上,現階段先將過期藥品丟棄至垃圾桶內,隨著垃圾運送至焚化廠進行焚化。
未來,期望相關單位能建立具體的方案積極推動「保護環境生態」,使人類免於自環境毒性之風險,並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事實上,藥師公會全聯會今年曾選擇國內民眾經常使用且常見的四類廢棄藥品,分別為「抗生素、NASID、荷爾蒙類(雌激素)及β受體阻斷劑」進行家庭廢棄藥品之環境風險評估。
東南科技大學環境安全衛生工程系副教授林景行博士調查也發現,「加強宣導與推動廢棄藥品回收」,估算可使國內健保給付排名前20名之四類藥物每年的廢棄量自102.73 kg有效降低至59.87 kg,達42%降低率。若加強對民眾「藥物回收」教育,依據研究數據顯示,假設回收比例自4.3%降至3.0%甚至2.5%,可有效降低廢棄舊藥釋於環境中。
但這樣的資料數據,卻也暴露了政府衛生與環保單位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藥師公會全聯會「藥事照護發展中心」執行長譚延輝表示,需要政府統一權責,部門分工合作,「家庭廢棄舊藥回收」才會有所成效。例如,環保局往往不願意對於基層藥局回收的廢棄舊藥給予回收;或是醫療院所委外清潔承包多以掩埋,而不願意送往焚化爐處理,造成汙染情況依舊存在。
執行長譚延輝強調,現階段在藥師專業的指導下,應建立民眾正確用藥觀念、教導民眾在家自行處理廢棄藥品等:未來,建立完備的廢棄藥品清除機制時,可考量由社區藥局來執行藥品「回收」,確保醫療資源的有效利用。
對於過期藥品的處理,未來仍應朝興建專用焚化爐方向著手。而全台120家「家庭用藥檢查站」目前可協助民眾處理家中過期或變質的藥品,提供廢棄藥品清除步驟單張放置藥局給民眾索取。
※文章內容與照片皆截錄至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純資訊分享,非商業用途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