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春暖花開,春天養肺從預防肺炎開始


春天後母臉,每年十一月到二、三月是流感高峰期。季節交替時,天氣變化不穩定,氣溫常會忽冷忽熱,很多民眾會比較常待在密閉的室內,不會外出,再加上空氣比較乾燥。萬一有人得到流感,病毒可以在空氣中停留較久,被接觸的機會高,提高病毒傳染力,比較容易有群聚性感染,也怕併發致命性肺炎或敗血症。
嘉義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劉文信醫師說,「肺炎造成的死亡,並沒有受到民眾應有的重視。根據衛生福利部公佈2014年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第一名是癌症,其中,又以肺癌死亡人數9,167人居冠。而肺炎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四位,死亡人數高達10,352人,也就是說肺炎造成的死亡人數,已高於令人聞之色變的肺癌,但這部份比較被輕忽。」
由於一般民眾最容易在社區接觸到的肺炎致病菌是肺炎鏈球菌,年幼的孩子又是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致死的高危險群。因此,目前台灣已實施嬰幼兒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的公費疫苗全面接種,但還有一些有較高感染風險的族群,像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抽菸者,萬一得到肺炎,往往幾天到數周,有可能變得很嚴重而突然過逝,對家屬所造成的創傷並不下於肺癌。這些有高感染風險的患者,也應諮詢醫生如何預防感染肺炎。
劉文信醫師強調,「我們到醫院會記得戴口罩、勤洗手,但在家裡、社區裡活動,不太會記得時時戴口罩,勤洗手也不會那麼地落實,這也是我們要特別重視社區型肺炎防治的主因。若能夠透過疫苗的施打,把罹患肺炎的機率降低,應可減少肺炎重症及死亡的比例。」
美國疾病管制局疫苗接種諮詢委員會也針對65歲以上從未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者,建議優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若曾接種過多醣體疫苗者,則建議間隔一年,再接種一劑結合型疫苗,增加長期保護力。

※內容節錄自元氣網

0 意見:

張貼留言